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维护

   2022-09-07 103
核心提示:在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过程中,离不开人、机、料、法、环这些决定性因素,可见人是首要起决定性作用的,人的积极性和执行力直接影响

在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过程中,离不开人、机、料、法、环这些决定性因素,可见人是首要起决定性作用的,人的积极性和执行力直接影响质量管理的效果,上到管理层的重视,下到技术人员的执行力,直接影响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如何杜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是监督机关和实验室最基本的要求。本人不是从事食品生产,而是从事食品安全检验的实验室工作,也有一套质量管理体系,现结合平时的质量管理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根据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规定,由分管实验室工作的领导挂帅,无论是领导层还是一般员工,都要参与到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来,领导层起决策、支持、协调作用,全体员工参与,集思广益,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而且从一开始就培养了他们的质量意识,对以后能持续顺利地执行体系的各项要求是非常有利的。领导的重视,也体现了实验室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协调能力,有利于资源的合理调配,如从人员、仪器设备等方面满足了实验室的需求。

 

  二、建立质量管理专职部门和人员:

 

  质量管理部门在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大部分实验室û有专职的质量管理部门,由检验人员兼职,往往不能面面兼顾,不能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其弊端不言而喻。有了专职的质管部门,能够行使一定的权力,也有了领导的“撑腰”,管理和协调作用大不一样,他们可以大胆地开展工作,负责组织体系文件的编写,并确保在运行中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从而达到优化的目的。

 

  三、加强培训和质量监督:

 

  通过制定适应于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之后,实验室可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如外出到兄弟单λ参观学习取经;派员参加培训机构举办的体系建设培训班;邀请专家对员工进行内部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业务水平,使他们加深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充分发挥质量监督员的日常监督作用,做好日常监督工作,包括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样品和原始记¼等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纠正,保证检测结果得到有效控制。

 

  四、加强内部质量控制:

 

  实验室ÿ年都制定了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定期开展空白实验、平行双样、留样再测、人员比对、加标回收等多种形式的内部质量控制试验,对质控数据和结果进行综合、统计、分析、评价和总结。通过经常性的质量控制,进一步提高了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

 

  五、开展能力验证和质控考核:

 

  积极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开展的实验室间比对和质控考核,通过内外部质量控制,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能力验证是证明实验室技术能力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依据;通过与同行机构间的实验室间比对,能够客观评估自身水平并寻找差距,更好地促进实验室的能力建设。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咨询服务
推荐图文
推荐咨询服务
点击排行
找厂房
厂房信息
仓库信息
土地信息
园区信息
找设计
建筑设计
园区规划
工艺设计
消防设计
设计案例
设计资讯
找施工
建筑工程
钢结构工程
净化工程
机电工程
环保工程
产业园建设
暖通空调
EPC总承包
厂房建设
找技术
生产许可
安全环保咨询
运营咨询
知识产权
软件开发
建筑设计资质
新闻资讯
找设备
食品加工
肉类机械
食品通用
商用厨房
食品包装
检测仪器
建厂材料
找代工
食品加工机械
肉类机械设备
食品通用设备
商用厨房设备
食品包装机械
食品检测仪器
建厂配套材料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市场分析
行业标准
技术资料
法律法规
设备资讯
生产运营
行业专题
厂房专题
设计专题
工程专题
咨询专题
设备专题
食品专题
代工/贴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