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软件产业规模多大?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如何?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良好,电脑的普及程度逐年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提高,基础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为了解决对国外品牌的依赖,国内基础软件行业的研发力度逐渐提高,相应的服务水平也增长较快。
相关人士分析,2022年,我国软件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产业规模将保持稳步增长,产业结构将持续优化,产业创新不断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基础软件技术的开发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遇,那么软件技术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反之,如果应对不了这一挑战就会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基础软件如今的发展向着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前进,另外,开源化也是时下软件开发的主流。
随着多项重磅政策的发布,我国软件业进入黄金发展期,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应用软件、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软件业有望通过推动传统产业实现产业链升级,迎来更多的产业发展机遇。
我国软件市场规模分析
中国软件外包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截至到2018年中国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达到2312.8亿元,同比增长5%。2018年中国电信业软件外包市场规模为166.5亿元,同比增长4.4%;政府业软件外包市场规模为239.4亿元,同比增长5.1%;交通业软件外包市场规模为165.8亿元,同比增长4.4%。
围绕着政府信息化、智慧城市建设、民生服务应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新的市场需求将不断被激发,为中国软件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和发展活力,2021年我国软件外包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8497亿元,同比增长13.45%。
随着我国软件业的稳步崛起以及海外市场业务的不断拓展,我国软件出口将延续波动增长态势,预计到2024年我国软件出口总额将增长至642亿美元左右。
软件市场发展趋势调研
制造企业要实现产业升级、优化现有经济结构,数字化转型是必经之路。据了解,中国工业软件大多依赖海外产品,存在安全隐患。根据 《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白皮书(2020)》数据,2019年中国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国产化率仅有5%,生产控制类为50%,经营管理类为70%,在高端工业市场国产化率更低。大量工业企业使用海外工业软件产品,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将对国计民生造成巨大损失。
工信部出台的 《“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要补足国内产业链短板弱项,其中工业软件将是重点补强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