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工艺、技术、操作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基础上,国内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但是由于受到各类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也是不容忽视,如果不能将此类不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处理,极有可能严重影响到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声誉和社会形象。
2.1 施工单位普遍缺乏安全管理的自主权和控制权
随着国内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繁荣,建筑行业的竞争环境也日趋于激烈,为了能够获得工程项目的施工权,施工单位不得不依附于工程项目承包单位,进而导致施工单位的自主权和控制权正在逐步丧失。尤其是在施工进度与安全管理发生冲突时,施工单位只有听取项目承包单位的意见,将工程进度置于首位,而安全管理的问题则不同程度的被忽视。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受到项目承包单位的干预,施工单位难以行使独立的安全管理职能,更难以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建筑主管部门颁布的《建筑法》、《安全管理法》等有法律、法规,往往导致政令不通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失控的被动局面。
2.2 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国内现阶段的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是极为严峻的,特别是部分安全管理机构的名存实无,导致安全管理工作长期处于停滞或无从开展的尴尬境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项目承包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共同参与,并且组织专业的技术、质检、安管人员组成一个安全管理团队,对于施工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但是由于受到国内建筑市场环境的影响,往往难以形成有效、长期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各单位、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也存在较大的问题。
2.3 施工安全监理工作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监理单位对于施工作业的各流程和步骤实施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监理单位也随之逐步发展和壮大,部分资质较差的监理单位则普遍缺乏施工安全管理的经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只是凭借理论知识进行监管,难以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应具备的作用。同时,由于部分监理人员在工作中接受施工单位的小恩小惠,而导致对于施工中存在安全问题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是引发建筑工程施工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