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产业运营通常包含企业服务平台搭建、园区公共关系建设、招商、创业孵化,以及园区内生发展等。总之,产业运营就是为产业的孵化、成长、发展、壮大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除了树立园区运营标准、搭建园区智慧化管理体系、强化人才组建和专业化水平之外,园区招商和专业的服务体系,关系着产业生态构建和内生资源培育。园区运营的进阶之路,是否还有新的突破口呢?
园区招商别再“困兽犹斗”
园区招商必须严格依照前期园区的产业规划进行,坚持以园区定位落地为基础。当前中国产业园存在招商资源少、招商资源效率低、传统招商模式效果不佳等问题。
招商团队需始终围绕园区的核心产业、重点产业以及辅助产业,极力聚集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严格选择、把控入驻企业的性质。针对目标企业不同的类型(政策带动型,环境带动型,资源带动型,产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给予针对性的策略,通过企业聚集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园区”,提升园区的专业价值,吸引投资资本进入。
服务体系既要“多元”,又要“聚焦”
园区运营服务是园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大部分园区仅仅关注招商引资,但是在资源对接、专业咨询等园区运营增值服务方面严重滞后,这不利于园区的长期盈利能力提升和竞争力的提升。实体园区可承接、整合实体、虚拟、服务、共享、联盟等资源,从区域开发者,向资源聚集、金融聚集、产业聚集的资源整合者转变。
因此,产业园区在设计运营服务体系时,既要考虑入园企业及各资源方的多层次、立体需求,设计“复合型”的服务体系;同时,又要根据园区的发展阶段、目标企业当前最核心的需求,进行服务“聚焦”,针对性地设计自身的差异化服务特色,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产业生态构建与内生培育并举
产业生态是全面整合产业配套链、要素供应链、产品价值链、技术创新链等要素的圈层系统和生态体系。这就意味着产业生态构建并不是机械的叠加,而是需要关联性、系统性的排列组合,
企业的初创、成长、成熟乃至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既存在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也需要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更需要通过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等方式实现要素的聚合裂变。
从产业链维度来说,需要构建上中下游供应链企业体系;从时间维度上来说,需要构建初创型、高成长型、规模型的企业发展体系。
这不仅需要“聚外力”开展产业招商,同时运营商也注重“练内功”,加强内生培育,强化创新资源导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在园区深度融合,通过自己搭建孵化平台或者外部引进合作孵化平台(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对种子期项目、初创期项目进行孵化培育,为入园企业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提供所需要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提升孵化成效,从而为园区源源不断地提供符合园区定位的的企业,充实并丰富园区的产业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