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的安全教育应该具有计划性、长期性和系统性。安全教育由单位的技术主管纳入职工统一教育培训计划,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生产知识。
2.1 岗前教育培训
对于新调入的职工和调换工种的职工应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单位安全规章制度的教育;从事施工必要的安全知识、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教育。对放长假后复工的职工,还应进行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班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基本要求和劳动纪律以及本工种容易发生事故环节、部位及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等的教育。
2.2 特种及特定的安全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除按一般性安全教育外,还要按照《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划》的有关规定,按国家、行业、地方和单位规定进行特种专业培训、资格考核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再就对季节性变化、工作对象改变、工种变换、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以及发现事故隐患或事故后,应进行特定的适时地安全教育。
2.3 安全培训和警示教育
培训是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培训分为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规定、新法规也不断的在施工活动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就要组织职工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通过培训让其了解掌握新知识的内涵,更好的运用到工作中去,通过培训让职工熟悉掌握新工艺、新设备的基本施工程序和基本操作要点。此外,通过举办安全事故图片展和安排事故责任人做事故总结分析,以现身说法教育广大职工。
2.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建设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自身的需要.现代管理科学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为管理的其它环节创造先决条件。构建安全文化,能够增强管理上的道德含量和安全意识,符合施工企业所有人员的客观实际及生产场地的特征,是解决所有人员对安全的认识问题、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的有效形式;构建安全文化就是要营造一种安全和谐的文化氛围,使所有人员形成一种安全思维定势,把搞好生产安全管理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