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生产活动继续扩张 ,带动预期升温。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22年8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显示,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5%。虽低于上月2.7个百分点,但仍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建筑业生产活动继续扩张。
专业人士分析,专项债使用进度加快,使用范围扩大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有效投资加快释放。从行业看,土木工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5.5%,较上月上升3.7个百分点,环比升幅较大,表明基建投资需求有望继续释放,在一系列投资相关政策带动下,下半年基础设施投资有望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并表示在建筑业需求持续向好的带动下,建筑业企业预期有所升温,其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2.9%,较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
近年来,国家对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政策持续加码,产业扶持力度和针对性逐渐加强,明确2025年全国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占比将达到30%,各地区配套政策跟进及时,主要地区政策推动力度较大,开工面积迅速增长。
长期以来,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其行业特性导致资产负债率一直偏高,在各行业横向对比中仅次于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截至2021年底,地方建筑国企的资产负债率仍然在80%的高位徘徊,有的甚至超过90%。
随着BIM技术、智能建筑、智慧工地、无人机等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逐步运用,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加快推进产业工人职业化,加大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使用培训力度,拥有一批较高技能的建筑产业工人,提升生产效率和工程建造品质。但施工企业高技能人才短缺,产业工人老龄化日益加剧、文化程度和技能素质偏低,制约着建筑业由大向强的转变。
国家明确了“十四五”时期9项重点任务:提升绿色建筑发展质量、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水平、加强既有建筑节能绿色改造、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实施建筑电气化工程、推广新型绿色建造方式、促进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推进区域建筑能源协同、推动绿色城市建设。
新型城镇化仍有较长红利期!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中后期,202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4.72%。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际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2035年达到75%、2050年达到80%。
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国际工程市场中占有很大份额,也是在当前国内工程市场中被政府管理部门和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努力推广的一种模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我国施工生产当中。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大型建筑业企业正大力拓展规划设计、投融资、全过程咨询、产业导入等高附加值的业务能力,加快产业链高端补链、强链步伐,加强产业链间的协同整合,全面提升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竞争优势。
未来,建筑业将加快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能源、智能建筑等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的嵌套、融合发展成为必然,将深刻改变建筑业的实现方式、生产组织和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