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厂房,顾名思义,是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房屋。工业厂房除了用于生产的车间,还包括其附属建筑物,如配电房、供水房、排污和设备物资储存等配套房屋,都属于工业厂房的范畴,或工业厂房的一部分。
在我国工业化初期,工业建筑竣工面积占房屋建筑市场的比例接近20%,从2010年开始这一占比连年下降,目前基本维持在13%左右。究其原因,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建筑也迎来了大的发展机遇,但是高峰期过后,工业行业所需建筑物趋于饱和。
工业厂房工程往往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支柱。从我国目前来看,在劳动力、工业配套能力、国内市场规模以及自身发展的速度等方面存在一定优势,使我国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最重要的区位之一。
伴随着工业的成长,我国的工业厂房工程也将高速成长。目前我国部分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工业厂房工程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载体,已迎来发展的窗口期,我国工业厂房工程市场前景广阔。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4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7.4%,比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继续回落。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48.1%,比上月下降3.2个百分点,降至临界点以下;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7.5%和45.6%,均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继续低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均位于临界点以下。
面对经济发展重重压力挑战,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就在三天前,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指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投资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不少专家认为,两大重磅会议释放出强劲的信号:基建投资将进入加速期,将在经济稳增长过程中持续发力。
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国各地近期纷纷推出并落地稳增长政策,从保供稳价、减税降费、扩大金融和投资支持等多方面发力,提振工业经济运行。
数据显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高于去年四季度2.6个百分点,呈现逐季回升良好态势。专家认为,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各地区采取多项逆周期对冲举措,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稳增长政策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