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与大家进行交流了标准中3.1条款中关于选址,本期我们将3.2条款厂区环境中部分条款进行交流。
一、3.2.1
标准原文
应考虑环境给食品生产带来的潜在污染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将其降至最低水平。
条款释义
主要对食品厂区环境的要求,其管理重点是注意和控制环境的潜在风险。
个人理解
要从了解厂区环境潜在污染风险是包括哪些内容?
对潜在污染风险可以采取哪些控制措施?
采取措施控制污染风险降至最低水平是指的什么?
这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厂区环境潜在污染风险的内容来看。本标准所指定的是:
①食品生产区域的环境卫生状况;
②绿化、地面、排水等设施的设置合理性和维护、保持状况;
③各功能区设置合理性;
④虫害等不利因素;
⑤辅助设施的设置和保持状况(例如:食堂、锅炉房等);
⑥原料仓库、运输等可能影响的污染风险较高区域的设置及维护状况。
其次,对潜在污染风险控制主要是防止食品污染,可以通过:
①设计合理的厂房(例如:厂区围墙距离地面适宜高度以下部分应采用密闭材料构筑,可以防止虫鼠害侵扰)。
②各功能区合理设置(例如:厂区内的污水处理区在生产车间和生活区下风向)。
最后,本标准中最低水平是指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关限量指标值的比对结果(即要满足相关指标最低值),例如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了Pb、Cd、Hg、As等污染物限量指标。
二、3.2.2
标准原文
厂区应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域划分明显,并有适当的分离或分隔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条款释义
强调了食品工厂区域划分、功能区域明晰以及分离和分隔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个人理解
要从了解功能区域、厂区指的是什么?合理布局指的什么?适当的分离或分隔措施如何执行?
首先,功能区域从整体讲是用于行政、生活、仓储、生产和辅助区域,从生产车间功能分为清洁区、准清洁区及一般作业区域;厂区指的生产区(生产车间)、辅助生产区(原料、辅料、包材及成品库、化学药品库、维修间、化验室等)和非生产区(办公楼、食堂、宿舍、污水处理等)的合称。
其次,合理布局就是要满足市政规划、国家标准(例如: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工艺等要求。要保证工艺流程顺畅、高效,遵循人流、物流分开,尽可能避免迂回和往返运输的交叉污染。与生存能力相适应的辅助生产区域或设施和废弃物、垃圾暂存区域或设施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最后,适当的分离或分隔措施从总体上讲一是厂区要有足够的面积容纳各功能区域;二各功能区域通过单体建筑、围墙、绿化带等或适当的距离等分隔形式隔开。从局部上讲,例如生产车间不同清洁程度的功能区域可通过承重墙、到顶的墙等方式进行分隔;同等级清洁区域可采用活动性隔断弹性分隔空间,也可以采用花心标识、不同颜色的地墙漆等方式进行分离。
感谢支持,对上述的条款在理解上也有可能存在不足之处,欢迎食品人对不足之处给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