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规划中指出,要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加快集成适配和迭代优化,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数据显示,2012-2020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复合增速高达12%,是全球市场同期增速的2倍以上。2020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1,974亿元,同比增长11.2%;2021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414亿元,同比增长24.8%。逐年增速也进一步表明,当前我国工业软件市场已处于快速发展期。
工业软件应用的快速普及,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不断释放紧密相关。智能制造本身就包含企业能源管理,在供应链、采购营销等体系通过软件服务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将有助于制造企业减排。
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政策利好、人才汇聚、市场广阔。
据了解,工业软件大致可分为设计研发、信息管理、生产控制管理、工业嵌入式软件和工业集成平台五大类。其中,以CAD、CAE为代表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作为企业数字化生产的数据源头,正在工业软件产业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全球及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市场发展环境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分析
我国工业软件发展距国外差距明显。受限于我国的先进制造业水平,我国的工业软件发展水平仍然和国外巨头有一定差距。在全球工业软件市场中,存在较多行业巨头,如达索系统(DassultSystems)、Autodesk、西门子、SAP、Oracle等,其发展时间和收入体量均远超国内公司。整体而言,国产工业软件处于“管理软件强、工程软件弱;低端软件多,高端软件少”现状。
据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发布《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白皮书(2020)》指出,近三年我国工业软件产业规模同比增长率在15%左右,2012-2019复合增长率为13%,远高于全球水平,这代表着国内工业软件产业规模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近年来,我国正全面提升制造创新能力,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作为关乎我国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支撑的工业软件行业也将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工业仿真软件行业空间广阔
工业仿真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工业的各个环节,对企业提高开发效率,加强数据采集、分析、处理能力,减少决策失误,降低企业风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工业仿真软件行业空间广阔,市场需求旺盛,我国自主工业仿真软件迎来时代性发展机遇。在产、学、研、用一体化宏观政策引导下,我国工业仿真软件市场增量前景可观,预计将在3年内达到200亿元产值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