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8日,麒麟啤酒旗下中国酒经销商永昌源宣布,绍兴酒、老酒和白酒等48类中国酒的建议零售价自2023年2月交货起提价3%-8%。绍兴酒“古越龙山金龙”1800毫升的参考价格提高187日元,不含税达到2517日元(约合人民币123.5元)。提价理由是原材料价格和物流成本增加,系2015年1月以来首次以酒税调整等以外原因涨价。永昌源表示:“所有成本都在上升,认为今后也将维持这种状况。仅靠企业努力难以消化成本的上升。”
白酒,英文名(Baijiu),是中国酒类(除了果酒、米酒外)的统称,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
中国白酒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而严格意义上讲,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兑而成的配制酒则不能算做是白酒。白酒主集中在长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贵州仁怀、四川宜宾、四川泸州三角地带有着全球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蒸馏酒产区,分别为中国三大名酒的茅、五、泸,其白酒产业集群扛起中国白酒产业的半壁河山。
2021年1月1日起,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正式执行,税则第22章的税号为2208.9020.中文列目名称是白酒,对应的英文是:
白酒涨价潮,产品升级提价潮,重新激起了白酒市场中高端的消费热情。产品创新、品类创新、新思维、新商业模式的层出不穷。新老企业之间的转换、新旧商家的变更,让越来越多的酒企无所适从;新产品、新渠道、新概念,也让酒企、酒商、消费者从"渠道为王""终端为王"向"心智为王""个性为王"转变,为企业、商家注入成长动力。跨界、新团购、新零售赋予渠道升级新动能,也打通了上下游之间的新通道,线下线上的平台互通、平台转型、升级;新思维、新思想的90、00后为主的"酒二代"们。
2022白酒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5月中国白酒(折65度,商品量)产量为56.3万千升,同比增长2.2%;2022年1-5月中国白酒(折65度,商品量)累计产量为317.6万千升,累计增长3.4%;2016-2021年中国白酒(折65度,商品量)产量2016年达到最高,此后逐年递减。
在新生代逐渐成为消费主流的背景下,二次元、三次元,甚至四次元们的消费观念,成为越来越多酒企、酒商考虑的问题。原来的消费观念已经成为一道天堑,摆在了所有白酒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经销商们的面前。体验式营销,简单地说就是,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更高追求。
白酒一直是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缩影,根据研究,自市场化以来,白酒的规模增长比例与宏观经济共同增长。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市场规模达6500亿左右,同比增长10.2%。按照中酒协“十四五”规划,在十四五末的2025.销售收入将达到8000亿元,另有多家机构预测到2025年白酒销售收入将达9500亿元。
数据显示,2022年1-7月全国白酒(折65度,商品量)累计产量为406万千升,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6万千升,产量累计同比下降0.5%;月均产量为58万千升。
现在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构建"人货场"模式,通过吸引消费者打造场景,然后实现卖货,也就是门店+社群+新零售的模式。新零售模式将为酒企的原点人群培养、团购场景化、新产品消费频次,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这对于酒企来说,无疑增加了竞争力。新零售是大势所趋,是建立在消费升级和消费者高数字化的基础之上,与互联网逐步释放的经济与社会价值相匹配。传统酒企可以通过新零售品牌体验中心模式进行原点消费人群培育。新零售终端将品牌文化、产品体验、消费者教育、深度互动等功能综合起来,让核心消费人群和潜在消费人群与品牌深度互动,建立强链接。例如,行业龙头企业五粮液紧抓消费场景、消费习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