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耀回归咖啡老本行,新品牌策略专打瑞幸“三寸”?近日,有消息称陆正耀正在筹划一个新的创业项目,推出新的咖啡品牌Cotti Coffee(库迪咖啡)。日前,瑞幸咖啡创始人陆正耀正在筹划一个新的创业项目,推出新的咖啡品牌Cotti Coffee(库迪咖啡)。据悉,该项目核心管理团队来自瑞幸和神州系,这也是陆正耀离开瑞幸咖啡之后的第三次创业。天眼查信息显示,库迪咖啡(天津)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5月,注册资本1亿美元,经营范围包括餐饮服务、食品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等,由MAIN MARVEL LIMITED全资持股。
如今,瑞幸咖啡已走出了财务造假的阴霾,摆脱了破产重组的阴霾,看到盈利曙光。9月3日由北京烹饪协会、北商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2北京餐饮业观察报告》显示,截止到2022年8月,瑞幸咖啡在北京的门店数量为456家,与星巴克462家的门店数量相比,仅相差6家。而蜜雪冰城的咖啡子品牌“幸运咖”也依靠价格优势开始布局全国;自带光环和流量的中石化易捷咖啡与新晋网红邮局咖啡也在不断提高市占率;有“咖啡界的苹果”之称的蓝瓶咖啡也在今年2月开出内地首店,更遑论各种精品咖啡品牌的不断崛起了。
眼下,咖啡市场群雄逐鹿、厮杀激烈,新一代精品咖啡如Manner、永璞、SEngine鹰集、M Stand、illy coffee等品牌迅速崛起,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新茶饮品牌也把咖啡视为第二增长曲线,甚至李宁、邮政、华为等跨界选手也纷至沓来,试图分一杯羹。咖啡品牌融资、吸金现象屡见不鲜,这依旧是一个足够有诱惑力的赛道。饿了么发布的《2022中国咖啡产业白皮书》报告显示,受咖啡市场的带动,2021年我国新增咖啡相关企业2.59万家,同比增长12.5%,现存咖啡相关企业15.9万家。报告还显示,2021年中国线上咖啡消费群体已达到2019年的1.5倍。这份报告还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0亿元。
业界人士表示,从库迪咖啡有限的信息来看,这是一个泛咖啡领域的餐饮项目,这可能基于陆正耀此前的预制菜项目进行配套,进而形成差异化。但关键问题是该项目如何落地,例如配套餐饮的门店面积一定不能太小,这加大了门店落地和扩张的难度,也是陆正耀团队扩张的短板。
咖啡(coffee),是用经过烘焙磨粉的咖啡豆制作出来的饮料。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其与可可、茶同为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饮品。数据显示,中国咖啡市场仍在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817亿,2022年将达到4856亿,预计行业将保持27.2%的增长率,到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1万亿元。也就是说,相比2021年,市场规模在4年内还要再翻两倍。预计,我国的咖啡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在2024年将超过3300亿元,且中国的咖啡消费也在以每年15%的惊人速度增长。
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庞大、增长速度较快,竞争格局也开始出现变化,高性价比咖啡品牌和精品咖啡品牌正在逐渐抢占市场份额。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正在成为咖啡消费的主力军,人均消费量达326杯/年。中国咖啡行业技术创新进程也在加速,众多富有科技含金量的咖啡品类、品牌蓬勃发展;而伴随咖啡产品形态的多元化,咖啡也在覆盖更多的消费场景,并激发更多的消费需求。
近年来星巴克中国始终坚持输出高质量的现磨 咖啡产品,打造营造宽松舒适的“第三空间”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咖啡消费体验,公司精准的品牌定位和极佳的企 业形象使得星巴克的入驻能够带动社区周边商业发展,在人均消费能力较强的高线城市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截至 2021Q4,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数已达 5556 家,同比增长 4.7%。
中国地区市场尚未饱和,仍具开店空间。目前,星巴克在中国地区的同店收入情况趋于平稳,门店处于稳步扩张阶 段。此前,星巴克在中国召开的全球投资者交流会中提及,到 2022 财年末,星巴克将在中国内地新进入 100 个城 市,覆盖总数达到 230 个城市,同时,内地市场门店数量增至 6000 家,每年新增门店数将提至 600 家。目前星巴 克在我国一线城市的渗透率已然与海外发达城市水平较为接近,未来随着年轻群体咖啡消费的逐渐养成以及咖啡行 业在低线城市渗透率逐步提升,预计在未来的中国市场星巴克或将拥有万家以上的广阔的开店空间。
现磨咖啡连锁品牌纷纷发力“快咖啡”消费场景,多以“咖啡+外卖”形式切入,全家、罗森等便利店也相继推出 咖啡品牌,拓展“快咖啡”下的便利店咖啡新场景。随着互联网零售模式的兴起,以瑞幸、星巴克为代表的现磨咖 啡连锁品牌抑或战略聚焦于“快咖啡”场景抑或开辟“快咖啡”场景,谋求新的增长点。当前,中国现磨咖啡市场处于“百花齐放”状态,头部品牌以综合型产品价值和多场景适用的大型连锁品牌为主, 注重对“第三空间”的打造;但随着瑞幸等互联网咖啡模式的兴起,主打“快咖啡”场景的高性价比咖啡品牌凭借 “中档品质,低档价格”正在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小型精品连锁咖啡品牌追求极致的产品品质,也正受到新生代消 费者的热捧。多元化的咖啡消费需求使得不同类型的咖啡门店形成差异化的竞争格局。
中国咖啡逐渐从小众 精英群体想大众工薪阶层普及,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疫情改变消费习惯,性价比、标准化、饮料化成为行业的发展 趋势,以星巴克为主的“第三空间”型“慢咖啡”增速放缓,以瑞幸咖啡、manner 为代表的“take away”型“快 咖啡”快速崛起。咖啡行业在海外历史悠久,而在中国仍处于渗透阶段,相较于其他餐饮业态,咖啡兼具功能性、成瘾性与社交属性, 决定其高需求粘性,并且在商业模式上具有高集中度和较高的盈利性,极易诞生大市值公司。
全球咖啡行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9年行业收入规模超 4000 亿美元,空间广阔。据 Statista 数据,全球咖啡行业收入由 2012 年 2803 亿美元增长至 2019 年 4310 亿美元,2012-2019 年 CAGR 为 6.2%,2020 年受新冠疫 情影响,预计有所下降。伴随着咖啡在世界范围内接受度的不断提高,新的消费产品/消费场景/消费方式不断裂变, 全产业链的深度联动,行业有望持续保持增长,未来空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