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8月份大豆进口同比下降8.6%至6.130万吨 大豆加工行业发展调研
大豆加工是通过物理、化学、微生物学处理,使大豆更适合食用或成为符合作其他食品原料要求的过程。大豆加工除以整豆为对象制作食品外,还有分别利用其主要成分的蛋白质加工及油料加工。
2022-09-08 17:33 78
信息详情

中国1-8月份大豆进口同比下降8.6%至6.130万吨

大豆是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大豆蛋白质含量为35%~40%。

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蛋白质含量为35%~40%。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大豆加工是通过物理、化学、微生物学处理,使大豆更适合食用或成为符合作其他食品原料要求的过程。大豆加工除以整豆为对象制作食品外,还有分别利用其主要成分的蛋白质加工及油料加工。大豆加工的历史悠久,经历了手工操作、半机械化加工及当代的自动化生产线的几大阶段。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大豆加工行业发展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

大豆作为最为经济且最具营养的植物蛋白原料,是全球第一大油料作物,是食用油和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也是禽畜养殖业的主要饲料原料之一。我国有着悠久的大豆消费和加工历史,目前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大豆油脂、蛋白、食品加工体系。

据了解,全国2000多个县市都有豆制品加工企业:东北地区有一批以九三集团、龙江福粮油集团为龙头的油脂加工企业;山东崛起一批以山东禹王为龙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豆蛋白加工企业。国产大豆具有非转基因、高蛋白优势,主要供给国产大豆加工企业做原料。其中,豆制品加工占40%,压榨占25%,蛋白加工占18%,直接食用占17%。

随着居民对肉、蛋、奶、水产品、豆制品及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的提高,大豆需求节节攀升,2020年中国大豆需求量达11984.95万吨,较2019年增加了1328.62万吨,同比增长12.47%。

2022年1-7月中国大豆进口数量为5417万吨,相比2021年同期减少了346万吨,同比下降5.9%;进口金额为3584950.7万美元,相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539752.4万美元,同比增长18%。

我国豆制品生产、加工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小作坊手工制作的传统豆制品生产模式和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采购和销售模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2018-2020年中国大豆加工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2017年大豆加工行业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数量为4.890家,2016年为4.779家。预计2020年豆制品行业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数量将会继续保持增长,2020年大豆加工行业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数量为五千余家。

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图表:2018-2020年大豆加工行业人员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图表:2018-2020年大豆加工行业资产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2018-2020年国内大豆加工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数据显示,2022年7月农副大宗商品大豆价格为6152元/吨,同比增加6.68%,环比下降0.19%;从7月周一至周五大宗商品大豆价格来看,价格在6152-6164元/吨之间波动,有四次调价,7月1日-4日达到最大值;2018-2021年农副大宗商品大豆价格逐年上涨。

我国大豆主要被应用于4个方面:榨油消费、食品工业消费、种子消费和其他工业消费,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大豆产量达到1810万吨,同比增长13.3%。据统计,2019年我国豆制品行业50强规模企业的投豆量为174.04万吨,同比增长10.2%,销售额为265.9亿元,同比增长13.8%。

数据显示,2022年7月大豆(中等)集贸市场价格当期值为7.84元/公斤,相比上月增加了0.02元/公斤,环比增长0.3%,相比2021年同期增加了0.57元/公斤,同比增长7.8%。


推荐图文
你留言 我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