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牛奶产量同比增长8.4%!据了解,2021年,全国奶类产量3778万吨,同比增长7%;奶牛单产8.7吨,同比提高400公斤;规模养殖比例达到70%,提高2.8个百分点。生鲜乳、乳制品和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9.9%、99.87%和99.88%,乳品质量安全水平位居食品行业前列,国产品牌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占有率提高至68%,市场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上半年,牛奶产量同比增长8.4%,持续保持良好增产势头。
牛奶即液态奶,指健康奶牛所产的鲜乳汁,经有效的加热杀菌方处理后,分装出售的饮用牛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元素的吸收,是人体钙元素的最佳来源。根据国家标准,牛奶主要分为巴氏杀菌奶(鲜牛奶)、灭菌奶(纯牛奶)、调制乳、发酵乳及含乳饮料五大类。
牛奶行业上游主要为饲料行业及奶牛养殖行业;中游为牛奶的生产、加工及供应;下游主经由商超、便利店、酒店餐饮、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到终端消费者。近年来,为了推动我国牛奶行业的快速平稳发展,完善我国牛奶产业链,国家加强了对于牛奶的质量把控。政府颁布一系列措施推动我国该行业的发展,规范市场竞争,提高我国牛奶的竞争力。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居民消费意愿及能力的增长。牛奶作为居民日常饮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人们消费的增长,行业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达7178元,同比增长12.2%。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牛奶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显示:
对比发达国家,我国乳制品行业仍有很大空间。目前我国的消费者的市场教育还处于需要继续加强和扩大的阶段,随着市场培育的逐步深入,我国消费者的饮奶量有望继续上升。得益于我国奶牛养殖行业的转型升级,虽然近年来我国奶牛的数量不断减少,但产量并未受到影响,随着我国牛奶需求的增长,我国牛奶的产量反逐年增加。据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我国牛奶产量为2514万吨,同比2020年前三季度增长8%。
随着全球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居民健康消费支出的扩大,牛奶消费总量持续提升。2020年乳制品零售额4195.58亿元,产量2780.4万吨。其中液态奶占比62.6%,市场份额达2626亿,酸奶占比34.6%市场份额为1452亿。液态奶品类成熟增长有限,未来酸奶、鲜奶及奶酪更具增长空间,值得投资者关注。我国人均消费量为21.2千克,仅为美国的约1/3;而相比饮食结构相似的日本,也只有其0.6倍左右,提升空间广阔。在中国牛奶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扶持,提质增量是政策导向。
过去我国奶牛养殖主要以小规模散户养殖为主,行业监管难度较大,相关安全事故频发。随着我国对奶制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及奶牛监管力度的不断提升,推动奶牛养殖规模化发展,使得大量小规模散户被取缔,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奶牛数量也有所下降。而随着行业规模化程度的推进,奶牛数量开始逐渐回升。具体来看,2021年我国奶牛数量为620万头,同比增长0.8%。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们对于绿色、健康的食品需求也不断提升。牛奶作为营养素比较完全,营养价值很高且易于消化吸收,最适合于病人、幼儿老人食用的天然乳制品,人均消费量也不断增加。据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奶类消费量为13千克/人,同比2019年增长4%。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支持奶业振兴的环境继续向好。在疫情大环境萧条的背景下,为减轻本次疫情对奶业的冲击,国家和部分省、自治区还出台了新的支持政策。农业农村部发文明确提出,扎实推进奶业全面振兴,提出多项具体措施。包括:提出新建高产优质苜蓿基地100万亩,改造提升2000个奶牛家庭牧场,大力发展全株青贮玉米、苜蓿、燕麦等优质饲草生产,力争全年完成1500万亩以上,继续促进畜禽有机肥还田利用等。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后疫情时代,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牛奶产业将迈入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