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
近几年,我国医药商业市场销售规模扩大,西药、医疗器械、化学试剂、玻璃仪器、中成药、中药材及其他七大类商品需求持续增长,购进总值和销售规模逐年上升。西药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在国家的空前重视下,行业的地位将不断提升,销售收入、产品利润将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未来将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起到更大的支撑作用。
2022西药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分析
我国医药行业“走出去”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必然选择。2021年我国医药外贸呈现出中药进出口两旺、西药出口大增的趋势。根据中国海关数据初步统计,2021年,我国医药类产品进出口额达到2625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出口1721亿美元,同比减少3.2%;进口904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对外贸易顺差有所缩小,为814亿美元。2021年,我国西药类产品出口额787亿美元,同比增长76.2%;进口额522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其中,生化药成为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西药行业市场成交额分析
中国西药行业市场成交额为50.2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中国西药类零售市场成交额为5.1亿元,同比下降33.2%;中国西药类批发市场成交额为45.1亿元,同比增长7%。
西药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在国家的空前重视下,行业的地位将不断提升,销售收入、产品利润将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
从西药行业产品结构来看,医药流通相关产品主要分为西药、中成药、医疗器材、中药材、化学试剂、玻璃仪器及其他七大类,其中西药类还包括化学药品制剂、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医药流通相关药品种类繁多,但我国医药流通中相关产品主要以西药为主。根据商务部统计,2020年我国西药类产品销售额占医药流通行业销售总额的71.50%,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西药企业竞争分析
我国涉足西药的企业有525家,其中临床服务企业248家,非临床服务企业262家,综合性服务外包企业15家。北京、上海、江苏是国内cro企业主要集聚区,北京cro企业个数达167家,占比32%;上海地区cro企业有100家,占比19%;江苏cro企业有90家,占比17%。
近几年,我国西药商业市场销售规模扩大,西药、医疗器械、化学试剂、玻璃仪器、中成药、中药材及其他七大类商品需求持续增长,购进总值和销售规模逐年上升。西药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在国家的空前重视下,行业的地位将不断提升,销售收入、产品利润将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未来将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起到更大的支撑作用。
西药行业集中度分析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西药出口的主要品种为原料药、西成药和生化药三大类商品。西药原料药出口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集中在肝素钠、维生素C、柠檬酸等大宗品种上,西成药和生化药基本平分秋色。中国西药出口主体格局基本未变,民营企业一直是中国西药类商品出口的主力军。
众所周知,药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和消散。很多西药过了保质期就不能再服用了,因为可能会有毒性,而安宫牛黄丸不得不提的神奇之处在于,市场是按照安宫牛黄丸的年份来估价的。年份越久,价格越高。人们不再把它当成简单的药,而是把它当作收藏品收起来。
随着西药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外优秀的西药行业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对当前市场环境和客户西药行业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