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跨境电商行业合规指引(试行)》发布
广州市人民检察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商务局、广州市邮政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海关和黄埔海关联合发布《广州市跨境电商行业合规指引(试行)》,这是国内跨境电商综试区首个多部门联合发布的跨境电商合规指引。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广州市跨境电商企业主体达19.3万家,自2016年广州成为全国首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来,进口规模一直蝉联全国第一,7年间进出口规模增长50倍,在全国105个试验区中位列第一档第一名,发展总指数、发展规模指数等均是全国冠军。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分为企业对企业(即B2B)和企业对消费者(即B2C)的贸易模式。
B2B模式下,企业运用电子商务以广告和信息发布为主,成交和通关流程基本在线下完成,本质上仍属传统贸易,已纳入海关一般贸易统计。B2C模式下,我国企业直接面对国外消费者,以销售个人消费品为主,物流方面主要采用航空小包、邮寄、快递等方式,其报关主体是邮政或快递公司,目前大多未纳入海关登记。
跨境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最近几年,以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企业发展迅猛,商品交易总额屡创新高,电子商务技术和交易模式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步拓展和深化。现阶段电子商务在线交易正在与传统实体经济全面深度融合,进入了爆发性增长和发展时期,对经济生活及个人购物行为等的影响不断增大。
跨境电商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最新领域,已经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最新和最快的领域。因此,在经济、信息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高度发展,以及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极受欢迎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企业应抓住跨境电子商务机遇,促进转型升级。
在全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和中国电商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迅猛,交易规模持续大幅增长;此外,国际贸易链条不断优化,大大拉近了中国优质产品与世界的距离。
我国跨境电商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第二节 2018-2020年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现状
一、2018-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市场规模
中国进口电商的发展潜力较大出口电商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为促进我国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国家层面频频颁布鼓励政策,2020年1月,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发布《关于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的通知》,《通知》共选取了50个城市(地区)和海南全岛纳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范围,为未来跨境电商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从当前的竞争格局和政策引导方向来看,目前,我国出口电商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而进口电商的发展潜力较大。
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交易规模几乎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2019年,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6.7%;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3万亿元的水平。
图表:2018-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万亿元)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二、2018-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分析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在全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和中国电商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迅猛,交易规模持续大幅增长;此外,国际贸易链条不断优化,大大拉近了中国优质产品与世界的距离。
1、国家政策助力跨境电商发展
自2004年起,我国便颁布了一系列扶持国内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政策,使我国跨境电商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2004年-2008年,电商行业规范初步实施,在这段时间主要侧重于行业的规范。2008年-2013年,10多项涉及物流、支付、管理等跨境电商的政策相继颁布,使行业规范进一步得到完善。2014年之后,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跨境电商扶持政策,并分批次先后设定了80多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为跨境电商行业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2、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发展迅猛
跨境电商的大力发展与交易平台的支持、推动密不可分。具有一定规模、实力雄厚的交易平台不仅可以为跨国贸易提供良好的机会,还可以提升电商的品牌知名度,为企业获得利益。
近年来,我国的跨境电商交易平台迅速崛起。环球资源、敦煌、阿里巴巴等B2B网站是跨境电商发展成功的典范,在海外均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亚马逊、全球速卖、丝路通商城等新型的B2C跨境电商网站也正快速崛起,为跨境交易的进行提供了稳定、安全的平台。
3、相关配套服务日趋完善
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与之相配套的相关周边产业的发展。首先,与跨境电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其次,交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激增;另外,物流、供应链、支付等技术的不断突破支撑了交易的一些衍生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并带动了快递、海外仓等行业的协同发展。
我国跨境电商存在的问题
尽管跨境电子商务存在诸多优势,且发展迅速,但行业依然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和制约着跨境电商的进一步腾飞。
1、通关效率问题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在交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海关通关监管与征税。大量的货物通过快件渠道和邮递渠道进境,对海关的监管方式与征税带来了更高的要求。而面对跨境获取的邮递与退换等问题,现行的海关监管模式仍不能很好地解决。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在跨境贸易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难以快速通关与规范结汇。因此相关企业和社会均迫切期待海关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2、物流问题
物流通常包括仓储、分拣、包装和配送服务,其作为连通买家和卖家的一根纽带,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目前,我国跨境物流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首先,跨境物流成本偏高,跨境物流很多都依靠空运,这无疑增加了物流成本。其次,跨境物流尚未跟上跨境电商发展的步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且体系建设尚不健全,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满足不了呈爆发式增长的跨境电子商务交的交易需求,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跨境电商的发展。
3、电子支付问题
跨境电子支付涉及到交易双方资金转账安全,是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核心环节。目前,电子支付尚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方面,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因系统故障或信息故障而造成支付信息丢失;另一方面,存在一些外部人员非法利用计算机技术盗取支付信息,对交易的一方造成损失。
4、产品问题
跨境电商服务的核心是产品,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商交易的成败。目前,跨境电商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种类有限,大多为简单加工品和初级产品,主要集中于衣服、箱包、食品、电子产品等个人消费领域,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并不多。同时,我国的跨境电商产品的品类目前还不齐全,可供选择的产品类型相对有限。
5、法律问题
跨境电商是商业模式的变革,这种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对我国传统法律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当前跨境电商的法律问题看,最突出的仍然是涉及商品质量的监督和维权问题,由于法律体系不健全往往导致跨境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电商平台进行欺诈、非法交易、虚假宣传、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违法行为,使得顾客的支付信息等隐私被非法泄露,跨境交易活动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与此相关的跨境法律还不完善,相关的管理还存在漏洞,这也使得不法行为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惩治。
6、人才缺口问题
据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已接近450万,并仍以每年30%的增速扩大。
报告指出,由于跨境电商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现有的跨境电商从业者,主要还是原来传统外贸人才在摸索中转变而来,我国高校并没有极度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专业,以至于跨境电商行业此前并没有充足的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