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的生产、加工、物流、储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一个完整的食品安全链条。而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的,就是负责全国和地方粮食储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而物流和仓储,就是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两大主要痛点。
2022中国粮食物流发展政策与行业现状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13657亿公斤,同比增长2%,同比增长267亿公斤。粮食生产一千二百五十五亿公斤,较2020年增加三百二十亿公斤,增长百分之二点六。根据现场实际抽样调查,今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7公斤/亩,较2020年增产1.2%,较2020年提高4.8千克。
我国水路粮食运量约占跨省粮食调运的40%,散粮港口作业是水路粮食运输的重要环节,加强散粮港口作业环节减损,是加强流通环节粮食节约工作的重要内容。
《指南》主体内容包括散粮港口作业的一般要求、装卸作业要求和中转仓储要求等减损管理要求。一般要求中明确了散粮港口的作业人员、仓储和作业设备、作业环境、作业流程、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粮情异常处理等要求。装卸作业要求中明确了港口散粮装卸基本要求,以及散粮装卸船、进出仓、装卸车、拆装箱、拆装包(袋)等各环节的减损管理要求。中转仓储要求中明确了港口散粮中转仓储基本要求,以及散粮在仓库、堆场等储存场所的环节中的节约管理要求。
在粮食仓库的规模上,以大、小为主;从仓库设施类型上看,目前的粮食仓库以平房仓为主;从现行粮库建设年份来看,目前国内有些粮库建于20年前,另有一些建于1950年代,存在着库房老旧、条件差、无法安全储存的问题。根据目前仓库的所有权及区域分布,中央仓库的库房约占有效仓容的16.7%,而属于各省(区、市)及以下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仓库约占有效仓容的83.3%。
随着“优质粮”项目的深入推进,“绿色”储粮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保质”和“保鲜”的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现已达到1.3万亿吨。另外,应急保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全国粮食应急处理企业已超过5500家,36个主要的大中城市和市场波动区域的成品粮油储备均保持在20天以上。今年,全国粮食市场整体运行稳定,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得到加强。
据报道,今年2月,国资委指导中储粮集团与中粮集团通过股权合作,分别组建由中储粮集团控股的粮食仓储业务合资公司和中粮集团控股的油脂油料加工合资公司。
其中粮食储备合资公司将持续强化中央储备粮管理,全力落实政策性粮食收储、监管、销售、调运等调控任务。
多年来,中储粮、中粮集团等中央企业心系“国之大者”,为保障民生和社会大局稳定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