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英文名称Garlic;拉丁名称Allium sativum L.),影响食物消化,为百合科(Liliaceae)葱属(Allium)植物的地下鳞茎。大蒜整棵植株具有强烈辛辣的蒜臭味,蒜头、蒜叶(青蒜或蒜苗)和花薹(蒜薹)均可作蔬菜食用,不仅可作调味料,而且可入药,是著名的食药两用植物。
大蒜鳞茎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低聚糖和多糖类、另外还有脂肪、矿物质等。大蒜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如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肿瘤及抗病原微生物等,长期食用可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从2017年起,全国大蒜价格就一路下跌,2019年开始大蒜价格呈上升走势。2020年中国大蒜交易量较高;2022年6月中国大蒜交易量约为12577.25吨。
大蒜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如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肿瘤及抗病原微生物等,长期食用可起到防病保健作用。2021年中国大蒜种植面积为1013万亩,同比下降8.4%;中国大蒜产量为2162.5万吨,同比下降10%。
2021年山东省大蒜种植面积为3948800亩,同比增长68%;河北省大蒜种植面积570100亩,同比增长132%;河南省大蒜种植面积2811200亩,同比增长68%;江苏省种植面积为1689700亩,同比增长17%。产量方面,2014-2020年全球大蒜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大蒜产量为3200万吨,同比增长4.2%。
大蒜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目前各地新蒜采挖开始进入尾声,大量新蒜涌入市场。从主产区调研来看,多地新蒜价格已降至历史低位,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分析预计,6月份,大蒜市场需求或有筑底回升,餐饮需求释放为大蒜市场贡献增量,出口需求也将继续回升,多重因素对大蒜价格有稳定支撑。
根据农村农业部数据显示,2022年第36周全国大蒜平均批发价为6.64元/公斤,同比下跌8.41%,环比增加2.15%,2022年全国大蒜平均批发价最高达到7.81元/公斤,批发价最低也要5.61元/公斤。
2022年4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牡丹国际交易中心联合调查的中国大蒜价格指数为点,较3月份的77.49点回升2%,显示虽然疫情影响持续存在,大蒜价格短期有所回升,但从指数水平来看,大蒜市场仍位于低景气水平,指数回升主要是受卖方心态支撑。
大蒜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栽培种植历史,不仅栽培历史悠久,而且栽培面积大、产量高。2021年中国大蒜出口数量为188.75万吨,同比下降15.45;大蒜出口金额为199199.29万美元,同比下降1.7%。
在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的过程中,人们对大蒜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的重视度越来越高,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单一化的大蒜产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要从加工工艺入手积极探索不同的大蒜产品。当前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就是大蒜干粉等干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