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酒是中餐制作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调味品,与酱油、醋等调味品相比属于非必需调味料,冻品食品必须要用到料酒,要不然会出现腥味和冷冻味,另外处理一些野味、海鲜的时候也需要通过添加料酒来去处腥臭味。由于料酒并不是所有厨房的必备调味料,因此其在调味品市场当中的地位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地区直接将白酒、黄酒等当作料酒调味,料酒的市场认知度偏低。
目前我国的料酒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品类型复杂企业没有统一的标准,数据显示2021年在线上市场料酒的销售额占到了整个调味品的7%,位列于调味酱、调味料、调味菜和调味糖之后。
料酒在我国较为盛行,但是在国外,只有美国、马来西亚、加拿大和欧洲、亚洲的某些国家有使用料酒的习惯。由于料酒的使用地区不是很广,生产地区也比较少,而料酒主要的生产国家除了中国以外,还有日本、韩国、美国等使用料酒的国家或地区。2021年全球料酒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88亿元。
料酒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料酒行业集中度很低,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数据,CR5占比仅为18%。我国约有1000多家料酒生产企业,以中小型区域性企业为主。百强调味品企业中料酒企业有16家,产量5万吨以上的有3家,1到5万吨有1家,1000到10000吨有9家,1000吨以下的有3家。由于各地消费习惯各异,我国料酒行业地区性企业仍占优势,尚未出现全国范围龙头企业。
料酒这几年发展迅速,逐渐成为调味汁类自酱油、醋之后的第三大品类。但目前仍是区域性消费,南北差异很大,需要培育过程。市场现有的料酒以勾兑配制的为主,行业缺乏较高的符合主流消费需求的行业标准,包括很多大品牌在内,质量和安全性很难得到保障。而以黄酒作为基酒酿造的料酒,将是未来的主流。
料酒行业品牌化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就料酒行业而言,消费者会青睐于更为熟悉的、品牌信誉好的料酒生产商的产品。品牌信誉度与知名度不仅代表产品的档次,更代表着产品的高质量和领先的消费文化。
目前,料酒行业内大型企业通过多年的经营,已经建立起牢固的品牌优势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而新的进入者要想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不仅需要投入高额的品牌营销费用,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同时,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渠道销售商也更愿意与具有品牌知名度和经营规模的企业合作。因此,在与行业领先企业竞争中,新进入企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处于劣势地位。
料酒产业链的分析
第一节 行业集中度
我国料酒行业集中度很低,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数据,CR5占比仅为18%。我国约有1000多家料酒生产企业,以中小型区域性企业为主。百强调味品企业中料酒企业有16家,产量5万吨以上的有3家,1到5万吨有1家,1000到10000吨有9家,1000吨以下的有3家。由于各地消费习惯各异,我国料酒行业地区性企业仍占优势,尚未出现全国范围龙头企业。
图表:我国料酒行业集中度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第二节 主要环节的增值空间
料酒行业的产业链附加值较高部分主要在品牌料酒及销售渠道。调味品用户粘性较大,新产品需要较长的市场培育周期,但一旦品牌培育成功,又会形成很强的壁垒。
中国调味品有独特风味属性,外资此前靠并购推动,但是都没有较为成功的案例,只是在一些舶来品上有所建树。调味品行业基于民生发展,与各地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仅靠资本推动,很难做大做强,必须要对行业有深刻的理解。
可以促进黄酒、食盐、香料等料酒上游原料的消费需求,料酒这种新式调味品的流行有利于增加下游销售渠道的营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