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全球葡萄酒产销量较为稳定,产量维持在260亿升左右,消费量则在230-240亿升之间徘徊。 全球葡萄酒产量主要集中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地,2021年三地产量合计占全球的47%;其次美国、澳大利亚位居第四、第五。在消费量方面,美国已连续多年居全球首位,2021年占比为14%;其次为法国、意大利,消费量占比分别为10.7%、10.3%。
全球葡萄酒产量主要集中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地,2021年三地产量合计占全球的47%;其次美国、澳大利亚位居第四、第五。在消费量方面,美国已连续多年居全球首位,2021年占比为14%;其次为法国、意大利,消费量占比分别为10.7%、10.3%。
从葡萄酒引进到走入宴会,再到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超过9亿居民,5200万葡萄酒饮用者,逐渐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葡萄酒消费国。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中国葡萄酒市场有所下降,但专家预测,到2023年中国葡萄酒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148亿美元扩大到180亿美元,未来的葡萄酒市场将迎来“第三个时代”。
从2013年以来,中国葡萄酒产量已经连续9年下降,主要受到进口葡萄酒大幅进军中国市场,蚕食国产企业市场份额,叠加中国传统的酒桌文化中,白酒更加盛行,同时酿酒葡萄投入高,收入低,农户种植积极性下降,没有充足的资金去提高葡萄品质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国内仍未能形成浓厚的葡萄酒消费氛围,大多数消费者尚未养成经常饮用葡萄酒的习惯,导致行业抵抗风险能力偏弱。近两年来,在疫情和烈酒的冲击下,我国葡萄酒需求量大幅下滑,到2022年1-7月葡萄酒表观需求量仅为32.5万吨。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进口葡萄酒关税不断下降,价格优势愈发明显。相较于国产产品,消费者更青睐于进口葡萄酒,近两年进口数量甚至于超过国产产量;但疫情发生以来,葡萄酒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导致进口数量也不断下降。
数据显示,京东平台上半年的葡萄酒行业销量整体约810万件,同比去年增长了约1.4%;销售额整体约2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约4.4%。整体来看,今年国内的市场需求还是存在,但是消费趋于理性,资本也相对谨慎。在今年上半年的热销商品榜中,蕾拉红酒也出现在热销第三的位置,同时也是销售额最高的商品。热销第一的是长城解百纳干红葡萄酒整箱装,销量超16万件;排名第二是拉菲传奇波尔多单瓶装,销量约8万件。
近几年来,国内酒类项目也是资本关注的重点之一,但融资大多集中于白酒、新酒饮、小酒馆等领域。目前中国市场葡萄酒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需求不断下滑,规模不断萎缩,导致葡萄酒行业鲜有资本关注。同时葡萄酒在上游原材料方面,前期投入大,下游品牌建设周期长,很难出现一些新消费领域“一点就爆”的状态,导致葡萄酒产业更是被资本市场所遗忘。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上半年葡萄酒行业仅有3起融资事件,融资主体分别为进口葡萄酒品牌奥兰中国、新酒饮品牌葡刻、精品葡萄酒厂商西鸽酒庄。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渐增加,消费能力不断升级,葡萄酒行业逐步向着高端化发展。由于企业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与电商的崛起,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程度有所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研究葡萄酒,对产品的质量、口感的要求不断提升。同时我国葡萄酒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且未来一段时间内,进口品牌与国产品牌、国产品牌与国产品牌之间的竞争都将日趋白热化,我国国产企业在低端产品方面同质化严重,更具个性化的高端产品已成为企业发展重点之一,近年来,我国葡萄酒重点企业业务营收中,高端产品占比不断提升,由此可见高端产品开始深受消费喜爱。
随着80、90后人群成为主要消费者及居民对健康越来越重视,未来我国葡萄酒市场需求有望迎来反弹。同时随着消费能力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研究葡萄酒,对产品的质量、口感的要求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国产企业在低端产品方面同质化严重,更具个性化的高端产品已成为企业发展重点之一,近年来,我国葡萄酒重点企业业务营收中,高端产品占比不断提升,由此可见居民消费逐渐高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