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着浓厚的茶饮文化,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有超过20%的茶饮人数。随着人们不断迈进小康生活,对于茶,不再单一地停留在解渴、品鉴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的投资,在健康方面花费资金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尚生活。
保健茶是以茶为主,配有适量中药,既有茶味,又有轻微药味,并有保健治疗作用的饮品。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保健茶有银杏茶、灵芝茶、全松茶、火麻茶、枸杞茶、杜仲茶、和胃降酸茶、三七茶、菊茶、枇杷竹叶茶、山楂茶等多个品种。这些保健茶的功能迎合了人们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的消费需求,尤其受到中老年人的喜爱。
目前茶市场中,在茶文化热、有机茶热、保健茶热、名优茶兴起等多种因素下,茶叶的传统消费习惯正在走向分解,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现代的、多元化的茶叶消费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逐渐增强,以传统中草药为主要成分的保健茶已成为茶叶市场的新亮点。购买保健品已经是相当普遍的消费行为。尤其随着年龄的提高消费者对保健品需求逐渐增强,这可能与随着年龄增长各种慢性病随之上升有关。近年来我国人口呈老龄化趋势,这对社会加重负担的同时,却给保健茶市场开了一扇门。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变大,大部分年轻人的健康都出现了信号危机,而这几年疫情的发展,更让“健康”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和上一代人的养生不同,当下年轻人一边拼命一边惜命,外敷内服,走在养生道路的最前端。因此年轻群体成为了养生行业消费的主力军,养生也在变得越来越年轻化。过去,中老年群体对于健康顾虑,注重的是传统的养生观念。而传统剂型的养生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年轻群体对于养生茶包便捷、功能、包装等方面的需求,这也是企业对于打造养生品牌年轻化的痛点。
在年轻群体对于药膳养生的持续关注下,养生茶行业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同时,在国家政策的限制下,公务用茶、高端茶叶销售出现下降。创新商业模式,主打“健康牌”,以保健为主题,研制全新茶品,成为广大茶企开拓茶叶市场的新方向。业界人士认为,灵芝茶、三七茶、枸杞茶以及各种花草茶等具有保健功能的保健茶,在社会上日渐风行,充分显示茶行业保健茶消费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研发年轻化、时尚化、便捷化的保健茶品将会成为重要的市场发展趋势。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养生茶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显示:养生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市场需求分析
目前我国生产的养生茶已经达到350多种。这些养生茶按成品形态划分,可分为三类:袋泡茶,如江西宁红系列产品;液体饮料类,如软、硬包装的各色保健茶饮料;结晶速溶类,如湖南猴王牌减肥晶等。按保健功效来划分,可分为四类:滋补强身类,如福建的铁观音人参茶、湖南益智养心茶;延年益寿类,如四川益寿茶,福建乌龙长寿茶;辅助治疗类,如北京碘茶,广东健齿茶。原生态养生类:如厦门阿胜芳樟果茶,不含茶碱和咖啡因,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
目前,市场上的养生茶多以减肥茶、降压茶、通便茶、银杏茶、苦丁茶、灵芝茶等为主,主要功效是美容养颜、养生保健、延缓衰老等。总体上讲,降压茶、通便茶、银杏茶在中老年群体中较受欢迎,而减肥茶较受中青年妇女的青睐。
最近几年,我国养生茶市场发展十分迅速,消费者对养生茶的认知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调查显示,养生茶消费者对价格关注度最高,达到42.4%;对功效关注度紧随其后,达到29.8%;药理成分和品牌关注度一般,分别为9.5%和6.2%。目前养生人群中,18-35岁占比高达83.7%。同时,“一边作死,一边自救”的「朋克养生」法成为了不少90后的新选择。当前我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万亿元,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
随着养生行业的快速发展,养生食化趋势也越来越多元化。过去,诸如保健品类按需按量服用,大部分年轻人还是不能接受。而伊家伊汤制品在养生茶包上,除了让产品的有效成分快速释放外,在包装上也采用食品级玉米纤维三角包,随饮随泡,让养生更加便捷。当下,养生品类成了年轻群体“惜命”的刚需。当代年轻人追求高效率,在养生茶这方面也是一样。尤其对于上班族而言,相比较传统中药食材熬煮烹调才能食用的养生方式,更想要的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开袋即食”进行养生。让其在碎片化场景中方便食用的同时也能进行分享,引起话题讨论。
随着养生消费群体结构的变化,除了让我们看到了养生茶行业用户数巨大的发展空间外,也带来了养生茶行业在创新研发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