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市场分析
行业标准
技术资料
法律法规
设备资讯
生产运营
规划、设计、装修一站式建厂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技术资料

食用菌食品干制、盐制和罐藏加工技术探析

发布日期:2022-05-16 点击次数:223 0
核心提示:对食用菌进行加工,提高了食用菌的保存时间,增加了食用菌的风味,也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1食用菌干制技术

  

  干制技术是指通过自然环境或人工手段,除去食用菌内的水分,从而使食用菌内的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食用菌本身的一些活性物质也得到抑制,从而使食用菌能够长时间贮存的一种手段。一般经过干燥的食用菌内水分总含量为12% 左右[1]。

  值得注意的是,干制的速度和最终食品的质量呈正相关,即尽快干制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目前很多常见的食用菌例如木耳、香菇、灵芝等都是通过干制技术进行加工和保存的。

 

1.1 自然干制

  干制技术可以分为自然干制和人工干制两种,其中自然干制也就是将食用菌放置在适宜的自然环境中晒干。主要以太阳光为热能,辅助自然风的力量使食用菌自然干燥。这一技术的使用历史悠久,成本较低。但是对自然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不适用于大量食用菌的加工。

自然干制的步骤是将食用菌均匀的轻放在竹帘或苇席上,为了增加阳光直射的面积,可以适当将竹帘或苇席倾斜,尤其是在冬季晾晒时,提高倾斜幅度,更有利于晾晒。晾晒过程中要不时轻轻翻动,促进食用菌完全干制。晒干周期约为2 ~ 3 天,具体时间要根据实际干制情况灵活调整。

  虽然自然干制技术不适于大规模加工,但是一些加工企业为了缩减成本,会先将食用菌用自然干制法晒至半干,再采用机械干制法干制。

 

1.2 机械干制

  机械干制法主要是利用现代化机械设备,例如烘箱、烘房,或用炭火热风、电热以及红外线等对食用菌进行干制[2]。在实际生产中,目前大多使用直线升温式烘房、蒸汽脱水烘干机、红外线脱水烘干机等设备进行干制。

  机械干制不容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也适用于各类品种的食用菌,因此适用于大量食用菌食品的加工。采用机械干制法需要充分注意控制从采摘到干制的每一个环节,以尽可能保证干制食用菌的品质。

  以干制香菇为例,首先要注意采摘时机,选择香菇水分最合适时进行采摘。采摘前不能给香菇喷水,采摘后要将香菇放进竹制容器中。

  干制前要先将香菇放在竹帘或苇席上摊开,减少新鲜香菇的水分。接着要对香菇菇柄进行修剪,修剪标准依据加工食品的需求决定。干制之前还要依据香菇的大小、品质对香菇进行分级。

  直接对香菇进行烘烤可能会由于香菇的活性运动降低品质,因此在干制前可以先对干制设备进行预热,温度控制在38 ~ 40 ℃。在干制过程中要注意对火候的掌握,严格按照操作规定进行操作。在温度逐渐升高的过程中同时启动排风系统,让香菇受热更均匀。

  在烘干过程中,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温度,例如1 ~ 4 h,温度为38 ~ 40 ℃,而12 ~ 16 h,则温度为50 ~ 53 ℃。

  在烘干过程中及时排湿也非常重要,在不同的时间段需要对排湿力度进行调整。香菇的顶部较为坚硬,用指甲划过会留下痕迹,用手翻弄碰撞会发出响声时,说明已经干制成功。

 02食用菌盐渍技术

 

  盐渍是食用菌食品加工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因为成本低廉并且操作简单,因此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较广泛。盐渍技术的操作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1 采收

  要严格把握食用菌的采摘时机,在食用菌开伞之前进行采摘,并且采摘时要尽可能保持原材料的完整性。

 

2.2 择选和分级

 

  对采摘后的食用菌进行挑选,将畸形、有病虫害、长斑点及已经出现腐烂的菇体挑出,并将食用菌中混合的泥土和杂质剔除。为了方便制作和后期包装生产,应依据生产和销售的具体要求进行分级。需要注意的是,择选和分级过程的时间要尽可能缩短,从而降低食材的损耗,保持食材的新鲜度。

 

2.3 漂洗

 

  择选和分级之后,可以根据需求用浓度为0.6% ~2%的盐水对食材进行清洗。将附着在食材表面的的泥沙和杂质尽可能冲洗干净。同时为了防止食材在放置的过程中发生氧化和褐变,还可以用浓度为0.03% ~ 0.05%的焦亚硫酸钠溶液或pH 值为4 ~ 4.5 的柠檬酸溶液浸泡约10 min。

 

2.4 杀青

  杀青也称预煮,就是将新鲜的食用菌在开水中迅速煮熟后捞出,这样能够有效抑制氧化反应和褐变,维持食材原本的形态,同时能够快速排除食用菌中的水分,破坏食材细胞壁,左右扩张食用菌的气孔,让盐渍成分更快的渗透到食材中。

 

  杀青所选用的容器为铝锅、不锈钢锅或夹层不锈钢预煮锅,容器使用前需要消毒。在锅内倒入浓度为10% 的淡盐水,烧开后倒入食材,食材和水的比例约为2 ∶ 5。


  为了使食材能均匀杀青,在预煮时应该轻轻翻滚搅动,并将水面漂浮的泡沫及时捞出。将食材彻底煮熟后捞出。

 

  由于各种食材自身的特点不同,杀青时间也有差异,茶树菇、金针菇等的杀青时间一般在5 ~ 10 min。而鸡腿菇、草菇、平菇及茶新菇为8 ~ 10 min,姬松茸为10 ~ 12 min[3]。因此杀青时间应灵活掌握,以煮熟为度。


2.5 冷却

  杀青之后的食用菌需要进行冷却处理。如果不进行冷却处理,热效应将一直发挥作用,影响食用菌的口感,或使食用菌变质。可以将食材放入流水中,约20 min 之后捞出,或用3 ~ 5 只冷水缸进行持续轮番冷却。冷却结束后放入竹制容器中沥干,或放进周转箱中等待盐渍。

 

2.6 盐渍

  盐渍中使用的食盐以精盐为佳,也可以先利用沸水对食盐进行过滤,析出食盐中的杂质,选用过滤好的滤液。在盐渍过程中,可以逐次放入不同浓度的盐水,或者逐量放入食盐,这样更有利于保持食用菌的形态。

 调整好盐水的浓度之后还需要利用柠檬酸、明矾等化学物质对溶液进行调整,从而使盐水的pH 值达到合适的范围。

 准备好盐渍溶液之后,将食用菌和食盐均匀的放置在桶或缸中,铺一层食材放一层食盐,盐的比例为菇的25%。

 将近装满时,倒入准备好的盐渍溶液,再在表面铺一层食盐,然后用竹制品盖住表面,并用材质干净、紧实的石块压住,让所有食材充分浸润在溶液中。

 

2.7 翻缸

 

  翻缸能够使盐分更均匀地渗透到食材中,并且能够使盐渍过程中的一些有害气体顺利排出。一般在盐渍第3 天要进行一次翻缸,之后每隔5 ~ 7 天进行一次。在翻缸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盐渍溶液的浓度,并适当进行调整。每次翻缸后要注意保持缸的密封性。一般在15 ~ 20 d 左右即可进行包装出售。


03食用菌罐藏加工技术

 

  罐藏加工技术对原材料、辅料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需要对原料和辅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

 

  食用菌必须新鲜完整,将各种不合格的食材剔除。辅料选用NaCl 含量超过96% 的精盐,纯度超过99% 的食品级柠檬酸,二氧化硫超过64% 的焦亚硫酸钠,并且要对食用菌进行严格检验,决不能出现平酸菌。

 

  食用菌的菌柄需要削减至小于8 mm。选择好食用菌和辅料后,将食材放置于浓度为0.03% 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充分去除食用菌中残余的杂质。再利用浓度为0.06% 的硫代硫酸钠液进行漂洗。然后将食用菌用热水煮熟。

 

  在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当水温升至80 ℃时,倒入浓度为0.1% 的柠檬酸,并将混合溶液煮沸,然后把食材倒入水中煮约8 ~ 10 min。

 

  煮好后进行冷却、装罐,根据品牌特点和消费需求选择不同材质的罐子,可以选择马口铁罐、玻璃瓶罐、软罐头等等。先对罐装容器进行清洗消毒,再将食材加入。

 

  一般容量500 g 的罐子,加入250 g 的食用菌,再加入约175 ~ 184 g 的汤汁较为适宜[4]。汤汁需要提前加热至90 ℃以上,倒入罐中时温度不低于70 ℃。并需要对汤汁进行过滤,使之更加醇厚细腻。

 

  汤汁配方为:清水、精盐和柠檬酸,以一定的比例混合。需要注意不可装太满,需预留8 ~ 10 mm 的间隙。然后排气,即在完全密封前将罐内气体排出或抽真空。加热排气时加不加盖子均可,时间为10 ~ 15 min。

 

  密封时要将罐中心温度严格控制在70 ~ 80 ℃。如果是抽气密封,则需要设置压强为48 ~ 52 KPa。然后用灭菌锅对产品进行高温灭菌。

 

  最后及时清除多余的水分和其他污垢,并编号入库。

 

04食用菌果脯加工

  首先仍需选择品质优异的原料,以色泽饱满、形态完整为佳。选择完食材之后,使用浓度为0.03% 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对食材进行浸润,从而防止食材氧化,保留原本新鲜的色泽。然后将食用菌放入水中进行烫漂,水约为食材的2 倍,烫漂6 ~ 8 min。

  为了更好地维持食用菌的形态,还需要将食用菌的菌伞用浓度为0.3% 的无水氯化钙浸润5 ~ 7 h,然后将食材取出,用水冲洗。

  接着将食用菌放置在配制好的糖液中,浸润约20 h。糖液为食用菌的2 倍,糖液由1 ∶ 1 的白砂糖和淀粉糖浆配制成的浓度为40% 的糖溶液与0.5%的柠檬酸溶液组成

  将充分浸润的菇脯坯取出,把剩余糖液倒入夹层锅中,并继续添入白砂糖,直到糖液浓度达到50%,并利用柠檬酸将糖液pH 调节到3,再把取出的菇脯坯放入锅中,用小火慢慢熬煮,糖液浓度达到55% 时停止,捞出菇脯坯并均匀平整地放入烤箱,在61 ~ 64 ℃下,通常烤5 ~ 6 h 就可以出箱。

  最后根据果脯大小和品质进行选择,包装后即可进行销售。

 

05结 语


  食用菌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为食用菌的食用和贮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我国食用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加工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此,食用菌食品加工企业应该抓住近年来的政策环境,对食用菌食品加工技术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提升,促进我国食用菌食品加工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一珍,阮雪龙。 食用菌的贮藏与加工[J]. 新农村,2016(12):30-31.

 

  [2] 侯瑞明。 食用菌的经济价值及其加工利用分析[J]. 农产品加工,2018(6):74-76.

 

  [3] 郭晓帆,杨蓓蕾,王欣悦,等。 食用菌加工产品发展前景分析[J]. 现代园艺,2018(2):21.

 

  [4] 高新成。 食用菌加工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6(3):357-359.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设计、装修、施工一条龙服务
  • 找厂房
  • 找施工
  • 找服务

专业技术团队建厂设计整体解决方案

专属一对一客服为您提供免费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可以通过电话与我们联系

4008-715-360
找厂房
厂房信息
仓库信息
土地信息
园区信息
找设计
建筑设计
园区规划
工艺设计
消防设计
设计案例
设计资讯
找施工
建筑工程
钢结构工程
净化工程
机电工程
环保工程
产业园建设
暖通空调
EPC总承包
厂房建设
找技术
生产许可
安全环保咨询
运营咨询
知识产权
软件开发
建筑设计资质
新闻资讯
找设备
食品加工
肉类机械
食品通用
商用厨房
食品包装
检测仪器
建厂材料
找代工
食品加工机械
肉类机械设备
食品通用设备
商用厨房设备
食品包装机械
食品检测仪器
建厂配套材料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市场分析
行业标准
技术资料
法律法规
设备资讯
生产运营
行业专题
厂房专题
设计专题
工程专题
咨询专题
设备专题
食品专题
代工/贴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