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市场分析
行业标准
技术资料
法律法规
设备资讯
生产运营
规划、设计、装修一站式建厂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设备资讯

IIGF观点 | ESG助力解决食品行业碳减排问题

发布日期:2022-05-19 点击次数:840 0
核心提示:气候变化是一项跨越国界的全球性挑战。同样的,在如今碳中和背景下,我们需要找到关键力量去应对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的背景


  (一)碳中和的背景

  

  为应对气候变化,197个国家在2015年联合国气候峰会中通过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所有签署国家希望能共同努力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限制在2摄氏度以下,并尽量限制在1.5摄氏度。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进一步触发了人们对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我们不仅需要全球性的复苏,还将需要社会和经济体系的复兴。到目前为止,欧盟已承诺到2050年成为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国家联盟。其他110个国家,包括英国、日本和韩国,也做出了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中国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对全球碳排放贡献度近30%。在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二)食物产业在行业间的碳排放量占比最大

  

  碳排放量是指产品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 (WEF))于2021年1月发布报告《净零碳排大挑战:供应链的契机》(),其中,食品行业碳排量是八大行业之首,占全球25%,甚至超过制造业,时尚业等。因此,食物系统既是环境恶化的破坏者,却也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还会造成许多健康危机,包括营养不良的三重负担,甚至是当下的COVID-19。


  (三)食物系统行业内具体的碳足迹

   

  1、基本定义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明确给出了碳足迹的定义 —— 粮食产品在食品价值链中从生产阶段提供投入物到终端市场消费为止,包括食物的生长,收获,加工,包装,运输,销售,食用和处置的过程,也涉及传统以及可持续食品系统的所有行业。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净值,以二氧化碳当量吨表示。食物碳足迹通常以食物重量千克为单位计量。可以理解为人们购买汽车时每公里排放量的声明,或者是食品每100g营养价值时的方式相同。可想象为一个产品由出生(生产)到死亡(废弃)的各个环节,食物碳足迹可以作为衡量食物对于环境冲击的一项指标。


  2、食物种类的碳足迹


  据牛津大学开发的Our World in Data平台中,我们从中选取了一些中国人经常食用的食品种类,统计后得出下图,位于图表底部的多是水果与植物性食物,它们的碳排放普遍偏低,比动物性食物低10至50倍。其次是糖,牛奶,鸡蛋,家禽等。碳排放较高的是黑巧克力,咖啡以及肉类。由下往上最终我们看到,位列碳排放之首的是牛肉,远远超出其它各项食品。可以看出,那些经过最少加工且对人体健康益处大的食物通常对环境的危害也很小,比如谷物,水果,蔬菜,豆类,坚果,橄榄油等食品。相反,红肉等具有高疾病风险的食物对环境影响也是最大的。同样的,加工过程复杂的一些食品比如咖啡和巧克力等则对健康有害的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可见,饮食健康也意味着可持续健康。


  3、食物供应链的碳足迹


  全球食品生产每年释放137亿公吨二氧化碳,26%的人造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食品的生产和分配 ,包括食品的运输和包装。根据上图的食物种类分布,我们进一步将整个食物生命周期各供应链环节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纳入考量。图4分别展示了各类日常食物在各工作环节产生的碳排放量的对比。展示了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全过程,包括从土地的使用,农场养殖,动物的饲料喂养,食物的加工过程,交通运输,商店零售,以及最后的打包。减缓与食品系统相关的排放对实现《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将升温控制在1.5°C和2°C内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从离人类生活最近的城市角度出发,结合企业管理探讨显著的减排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二、食物企业践行ESG理念的重要意

   

  (一)ESG与食品企业发展的理念相契合


  近年来备受瞩目的ESG是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的英文缩写,由曾经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中发展而来,是一种衡量企业综合管理水平、风险管控能力和中长期发展潜力的综合标准,可以作为衡量资本市场高质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框架,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必要参考因素。从定义出发,食品企业是重要的民生企业,为人类供给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冲击全球经济。金融机构正在将大流行病、气候变化以及其他系统性风险纳入考量,投资人对ESG的关注不断提升。各国在制定疫后复苏计划时,已经开始强调将可持续、绿色等目标和议题作为经济刺激政策的重 要考量。例如,2020年11月,欧盟成员国就“下一代欧盟(NextGenerationEU)”3复兴计划达成一致,将绿色转型作为经济复苏计划的核心之一与此同时,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食品企业除了需要关注基本的食物安全、营养和健康之外,还应时刻关注法律和监管环境,顺应时代背景下人类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愿望,将食物赋予环保可持续的概念,积极转型,对循环发展作出贡献。由此可见,其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与ESG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核心存在契合之处。

   

  (二)好的ESG表现为食品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投资人对ESG的关注不断提升。各国在制定疫后复苏计划时,已经开始强调将可持续、绿色等目标和议题作为经济刺激政策的重要考量。在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组织(UNEP FI)的倡导下,“可持续保险原则”(Principles for Sustainable Insurance, 简称PSI) 于2012年在联合国大会上正式启动,ESG正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评估一家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主要标准,已被全球多家投资机构纳入评价体系中。根据ESG投资绩效与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对公司吸引投资者有着积极的影响,公司风险小且最终实现的财务绩效高。关注气候变化已经是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流趋势,中国的3060碳中和目标在为食品饮料行业创造新机遇的同时,也为传统的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对于积极可持续转型的食品企业,未来的增长空间较大,具有投资价值。

   

  (三)提高ESG表现帮助食品企业提高形象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应的食物种类也在不断的丰富,食品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只有差异化的品牌故事和好的企业形象才能使更多的客户青睐。如果食品企业不注重商业伦理,则会降低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与忠诚度,从而导致客户流失、市场占有率下降等不良后果。根据Firstinsight上的报告《THE STATE OF ConSUMER SPENDING: GEN Z SHOPPERS DEMAND SUSTAINABLE RETAIL》表明,Z世代更喜欢从其认为具有可持续性的品牌那里购买产品,并愿意为此多付10%的费用。因此,食品企业在绿色变革之后具备良好景,进而实现长远发展。


三、国内食品行业现状

   

  (一)我国食品行业相关的低碳政策梳理

   

  (二)政策总结


  从时间线来看,在“十一五”规划前,中国逐渐意识到气候变化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问题,开始加快有机食品的发展;从“十一五”规划开始,中国经济增长加快,环境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气候变化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民生健康问题也开始受到更多关注,绿色食品进入大家的视线。在“十一五”规划中首次将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但是具体策略却未被列入。环境信息逐渐公开,国家呼吁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这一时期减排虽有成功,但是经济增长方式尚未转变;到了“十二五”时期,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主要战略,在“十二五”规划中多次提到低碳与减排的相关内容,开始实际的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这个长期目标联系在一起,注重农业绿色食品的初步发展;从进入“十三五”时期起,包括食品行业在内等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将食物系统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提上日程。截止到目前的“十四五”规划,“十三五”时期的目标已顺利完成,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应当更加积极地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实现双碳目标。


  由此可见,国家对于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愈加重视。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分别提出循环经济、两型社会建设、低碳发展等新理念,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对环境与发展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因此,在过去的十余年我国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由最初发展农业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问世,然后到食品行业科技发展、创新加工,现在发展到关注对食品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的绿色发展的重视。人们一步步站在更高的视角下,意识到低碳食品体系需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政策与法律制度均在一步步完善,全社会的配合度与参与度也越来越高。


   到目前为止,人们一直以来对于食品企业造成的碳排放关注度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的政策与食品企业相关的管理政策有机的结合,细化解决措施,完善监管制度。需要继续推动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有效驱动力的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的碳减排工作格局。同时,借鉴国际相关的经验,将食品产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才能继续带动食品企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取得长足的进步。


四、食品行业践行ESG理念的减排案例分析

   

  (一)国际食品行业案例汇总


  1、“未来膳食”产品案例 2、“变废为宝”产品案例  3、“包装变革”产品案例 4、“可持续设计”产品案例  5、“社群互动”产品案例 

 

  (二)案例总结


  1、产品管理


  在企业产品管理方面,企业通过打造“未来膳食”理念,改变人们的传统饮食结构,通过现代化的食品生产系统,如“人造肉”降低食品生产阶段的碳排放。例如Beyond Meat公司,计划在中国建立完整的植物肉供应链,丰富国内肉类替代品美食。除此以外,Unilever启动“未来食物”倡议,强调要打造一个更健康的可持续的食物系统,帮助人们向更健康的饮食过渡,帮助减少全球食物链的环境影响。虽然利用现在的食品生产技术可以实现“人造蛋白”等低碳替代食品规模生产,但其是否能被传统消费者广泛接受仍然需要证实。


  2、循环经济理念


  在企业践行循环经济理念方面,企业通过产业链互补和结合等合作方式,通过利用副产物制造有价值的食品,减少生产消耗。例如,Renewal Mill公司将豆奶制作过程中产生的豆渣制成叫做“okara”的豆渣粉,制成曲奇和塔可饼。除此以外,ReGrained公司从酿酒厂收集酒糟,制成一种超级谷物原料,再以这种谷物为原料制成膨化食品小吃和零食棒。食品循环经济发展有助于充分实现食品价值,但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可利用的副产物价值有限,且其经济回报有待考究。


  3、可持续包装与设计


  在包装与设计方面,企业通过利用环境表现更好的包装材料和具有环保理念的设计方式,减少食品使用阶段的碳排放。例如喜茶限制塑料产品的使用,并推行原创PLA可降解吸管,降低塑料制品的环境污染。除此以外,Lotte Mart设有“碳标签专柜”,放置在超市很醒目的位置,提高低碳商品的可获取性,为消费者营造出绿色环保的消费氛围。可持续包装与设计有助于降低产品实用阶段的环境影响,但是其将对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一定负担。例如,现阶段PLA等环保塑料制品生产价格仍然较高,企业广泛使用将增加产品成本,这将影响企业践行可持续包装的积极性。

   

  4、消费者管理

  

  在消费者管理方面,企业通过推进与消费者互动和提高产品碳排放透明度等方式,提高消费者环保理念。例如,Saturnbird推出长期的空罐回收“返航计划Project Return”,让用户在指定日期将空瓶带到各个城市中的返航点,兑换周边产品等“返航物资”,减少包装的环境影响。除此以外,伊利在“世界清洁日”推出一套“棋盖装”,一整箱牛奶的瓶盖便是一副象棋,人们喝完牛奶以后便可以用瓶盖下棋,增强消费者环境意识。企业在消费者管理方面采取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消费者环境责任意识,并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但企业在前期需要投入一定宣传成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

  

五、食物行业碳减排改革方向


  (一)监管层面

  

  1、政府角度

  

  (1)顶层设计思路:依据国情制定具体政策

  

  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与推动ESG的发展很大程度离不开政策自上而下的推动。因此,中国需要立足实际国情,提供良好的监管环境,加快制定食物系统的综合减排战略和精准减排路径。积极构建短期中期长期目标与推动规划,将环境可持续性相关指标纳入国家级纲领和指导文件,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中国行动》等,并出台适应我国国情的 ESG 指引,以更具体的步伐使食品行业朝目标迈进。

   

  (2)提高生态补偿机制奖励力度

  

  目前,欧盟等国在生态服务付费补偿方面已经有了许多积极探索,特别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形成了一对一交易、公共补偿和产品生态认证等多类型的生态补偿制度框架。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目前,国家应大力发展涉及到食品绿色生产的耕地补偿,兼顾到不同地区的土地环境发展状况,可以适时推动农业及食品生产区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和经济行为者直接参与进来,实现生态保护和治理的成本共担、合作共治、效益共享。


  (3)继续加强食品创新,降低食品系统碳排放

  

  目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奖励办法总则条目分明,明确了将向申报的条件与评级标准,鼓励企业采用创新技术改进营养丰富食品的可获得性,并逐渐降低可持续食品的价格,努力消除生产端与消费端的不对称性。目前,部分国食品巨头已将人造蛋白等低碳肉制品市场推广,但国内市场还缺乏低碳创新性食品的市场实践。因此,建议加强农业、营养、环境等交叉学科研究,为公众接受健康低碳食品打下基础。


  (三)市场层面


  1、投资者:促进粮食主题的ESG投资


  不少投资者在寻求回报之余,都希望可以投资于对环境和社会有正面影响的企业,随著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提升,近年全球的有机食品市场数量大增。另一方面,在面对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投资于致力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企业,能为投资带来更多多元化的机会,对冲风险。例如,引导更多的投资者关注食品健康,正好将粮食主题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二为一,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项目,在投资的同时,也能彰显个人价值取向,同时发掘一些由经济及社会转变所推动的结构性增长。并且,还可以加大绿色投资,以便宜的投资成本,获得可观的收益,推动更可持续的食物生产未来。

 

  2、企业:可持续转型可以获得环保经济双重效益

   

  (1)企业用ESG理念对食品供应链进行管理

  

  为了实现更强的环境绩效和更好的治理,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治理框架的调整,包括完善食品供应链和各环节的减排战略,使其更多的由需求方的改变引导供给方的转变。例如,公司对外贸易方面,需要重整采购程序,设立可持续标准以选择环境表现较好的合作公司。通过审查供应商相关责任的披露文件,以及组织绩效,从而分析其风险以及判断其企业价值;公司对内管理方面,为自己的企业设定ESG管理目标,重新调整内部战略,应对可持续发展。

   

  (2)食品公司应尽快绿色低碳转型

  

  我国休闲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监督,更需要企业承担起第一主体的责任。把握好自身发展战略与国家宏观政策的对接,在变革中占得先机,取得新的发展。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安全生产、绿色生产,在履行对消费者、客户、股东的责任的同时,还要履行企业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的责任。例如可以通过寻求替代性食物等方式完成转型。

   

  (3)加强食品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

  

  市场亟需转换固有思维,明确减碳与碳中和并非仅产生经济成本,其亦能创造环境与社会效益,更能激发绿色经济。因此,建议食品企业利用科技改变当今的农业食品领域的格局,以创造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鼓励和支持健康、环保食物产业链的发展。积极提高富含营养食物的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和价格,提高居民对高营养食物的可及性。

  

3、金融机构:加强食品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相较于传统风险,企业气候和环境等风险影响周期较长,往往超出机构短中期战略规划范围,从而给风险识别和管理增加了挑战。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加强气候等环境相关风险的管理,以更好的识别投融资企业潜在的环境和气候风险事件。就食品行业而言,食品安全和合规等事件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议题,金融机构对企业安全合规事件敏感度较高。但是,目前金融机构对企业环境信用管理意识较为淡薄,部分机构尚未构建完善的企业环境信用管理机制,因此,金融机构需进一步加强气候等环境风险管理体系,预防非系统性风险。


六、总结


  一、研究的背景
   

  (一)碳中和的背景
  

  为应对气候变化,197个国家在2015年联合国气候峰会中通过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所有签署国家希望能共同努力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限制在2摄氏度以下,并尽量限制在1.5摄氏度。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进一步触发了人们对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我们不仅需要全球性的复苏,还将需要社会和经济体系的复兴。到目前为止,欧盟已承诺到2050年成为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国家联盟。其他110个国家,包括英国、日本和韩国,也做出了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中国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对全球碳排放贡献度近30%。在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2021年6月15日,联合国全球契约2021年领导人峰会在线上正式开幕,并正式发布《企业碳中和路径图——落实巴黎协定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路》,该“3699”路径图参照国际相关准则,为全球包括食品行业在内主要行业的企业指明了碳中和实现的路径,使得碳减排之路更为高效。

   

  (二)食物产业在行业间的碳排放量占比最大
  

  碳排放量是指产品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 (WEF))于2021年1月发布报告《净零碳排大挑战:供应链的契机》(),其中,食品行业碳排量是八大行业之首,占全球25%,甚至超过制造业,时尚业等。因此,食物系统既是环境恶化的破坏者,却也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还会造成许多健康危机,包括营养不良的三重负担,甚至是当下的COVID-19。


  (三)食物系统行业内具体的碳足迹
  

  1、基本定义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明确给出了碳足迹的定义 —— 粮食产品在食品价值链中从生产阶段提供投入物到终端市场消费为止,包括食物的生长,收获,加工,包装,运输,销售,食用和处置的过程,也涉及传统以及可持续食品系统的所有行业。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净值,以二氧化碳当量吨表示。食物碳足迹通常以食物重量千克为单位计量。可以理解为人们购买汽车时每公里排放量的声明,或者是食品每100g营养价值时的方式相同。可想象为一个产品由出生(生产)到死亡(废弃)的各个环节,食物碳足迹可以作为衡量食物对于环境冲击的一项指标。
  

  2、食物种类的碳足迹

  

  据牛津大学开发的Our World in Data平台中,我们从中选取了一些中国人经常食用的食品种类,统计后得出下图,位于图表底部的多是水果与植物性食物,它们的碳排放普遍偏低,比动物性食物低10至50倍。其次是糖,牛奶,鸡蛋,家禽等。碳排放较高的是黑巧克力,咖啡以及肉类。由下往上最终我们看到,位列碳排放之首的是牛肉,远远超出其它各项食品。可以看出,那些经过最少加工且对人体健康益处大的食物通常对环境的危害也很小,比如谷物,水果,蔬菜,豆类,坚果,橄榄油等食品。相反,红肉等具有高疾病风险的食物对环境影响也是最大的。同样的,加工过程复杂的一些食品比如咖啡和巧克力等则对健康有害的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可见,饮食健康也意味着可持续健康。
   

  3、食物供应链的碳足迹
  

  全球食品生产每年释放137亿公吨二氧化碳,26%的人造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食品的生产和分配 ,包括食品的运输和包装。根据上图的食物种类分布,我们进一步将整个食物生命周期各供应链环节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纳入考量。图4分别展示了各类日常食物在各工作环节产生的碳排放量的对比。展示了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全过程,包括从土地的使用,农场养殖,动物的饲料喂养,食物的加工过程,交通运输,商店零售,以及最后的打包。减缓与食品系统相关的排放对实现《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将升温控制在1.5°C和2°C内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从离人类生活最近的城市角度出发,结合企业管理探讨显著的减排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二、食物企业践行ESG理念的重要意义
   

  (一)ESG与食品企业发展的理念相契合
  

  近年来备受瞩目的ESG是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的英文缩写,由曾经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中发展而来,是一种衡量企业综合管理水平、风险管控能力和中长期发展潜力的综合标准,可以作为衡量资本市场高质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框架,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必要参考因素。从定义出发,食品企业是重要的民生企业,为人类供给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冲击全球经济。金融机构正在将大流行病、气候变化以及其他系统性风险纳入考量,投资人对ESG的关注不断提升。各国在制定疫后复苏计划时,已经开始强调将可持续、绿色等目标和议题作为经济刺激政策的重 要考量。例如,2020年11月,欧盟成员国就“下一代欧盟(NextGenerationEU)”3复兴计划达成一致,将绿色转型作为经济复苏计划的核心之一与此同时,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食品企业除了需要关注基本的食物安全、营养和健康之外,还应时刻关注法律和监管环境,顺应时代背景下人类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愿望,将食物赋予环保可持续的概念,积极转型,对循环发展作出贡献。由此可见,其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与ESG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核心存在契合之处。
    

  (二)好的ESG表现为食品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投资人对ESG的关注不断提升。各国在制定疫后复苏计划时,已经开始强调将可持续、绿色等目标和议题作为经济刺激政策的重要考量。在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组织(UNEP FI)的倡导下,“可持续保险原则”(Principles for Sustainable Insurance, 简称PSI) 于2012年在联合国大会上正式启动,ESG正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评估一家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主要标准,已被全球多家投资机构纳入评价体系中。根据ESG投资绩效与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对公司吸引投资者有着积极的影响,公司风险小且最终实现的财务绩效高。关注气候变化已经是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流趋势,中国的3060碳中和目标在为食品饮料行业创造新机遇的同时,也为传统的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对于积极可持续转型的食品企业,未来的增长空间较大,具有投资价值。
    

  (三)提高ESG表现帮助食品企业提高形象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应的食物种类也在不断的丰富,食品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只有差异化的品牌故事和好的企业形象才能使更多的客户青睐。如果食品企业不注重商业伦理,则会降低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与忠诚度,从而导致客户流失、市场占有率下降等不良后果。根据Firstinsight上的报告《THE STATE OF ConSUMER SPENDING: GEN Z SHOPPERS DEMAND SUSTAINABLE RETAIL》表明,Z世代更喜欢从其认为具有可持续性的品牌那里购买产品,并愿意为此多付10%的费用。因此,食品企业在绿色变革之后具备良好景,进而实现长远发展。


三、国内食品行业现状

   

  (一)我国食品行业相关的低碳政策梳理

    

  (二)政策总结
  

  从时间线来看,在“十一五”规划前,中国逐渐意识到气候变化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问题,开始加快有机食品的发展;从“十一五”规划开始,中国经济增长加快,环境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气候变化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民生健康问题也开始受到更多关注,绿色食品进入大家的视线。在“十一五”规划中首次将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但是具体策略却未被列入。环境信息逐渐公开,国家呼吁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这一时期减排虽有成功,但是经济增长方式尚未转变;到了“十二五”时期,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主要战略,在“十二五”规划中多次提到低碳与减排的相关内容,开始实际的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这个长期目标联系在一起,注重农业绿色食品的初步发展;从进入“十三五”时期起,包括食品行业在内等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将食物系统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提上日程。截止到目前的“十四五”规划,“十三五”时期的目标已顺利完成,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应当更加积极地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实现双碳目标。


  由此可见,国家对于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愈加重视。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分别提出循环经济、两型社会建设、低碳发展等新理念,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对环境与发展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因此,在过去的十余年我国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由最初发展农业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问世,然后到食品行业科技发展、创新加工,现在发展到关注对食品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的绿色发展的重视。人们一步步站在更高的视角下,意识到低碳食品体系需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政策与法律制度均在一步步完善,全社会的配合度与参与度也越来越高。


  到目前为止,人们一直以来对于食品企业造成的碳排放关注度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的政策与食品企业相关的管理政策有机的结合,细化解决措施,完善监管制度。需要继续推动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有效驱动力的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的碳减排工作格局。同时,借鉴国际相关的经验,将食品产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才能继续带动食品企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取得长足的进步。


四、食品行业践行ESG理念的减排案例分析
 

  (一)国际食品行业案例汇总
   

  1、“未来膳食”产品案例,  2、“变废为宝”产品案例,  3、“包装变革”产品案例,  4、“可持续设计”产品案例,  5、“社群互动”产品案例,  


   (二)案例总结
   

  1、产品管理
  

  在企业产品管理方面,企业通过打造“未来膳食”理念,改变人们的传统饮食结构,通过现代化的食品生产系统,如“人造肉”降低食品生产阶段的碳排放。例如Beyond Meat公司,计划在中国建立完整的植物肉供应链,丰富国内肉类替代品美食。除此以外,Unilever启动“未来食物”倡议,强调要打造一个更健康的可持续的食物系统,帮助人们向更健康的饮食过渡,帮助减少全球食物链的环境影响。虽然利用现在的食品生产技术可以实现“人造蛋白”等低碳替代食品规模生产,但其是否能被传统消费者广泛接受仍然需要证实。
    

  2、循环经济理念
   

  在企业践行循环经济理念方面,企业通过产业链互补和结合等合作方式,通过利用副产物制造有价值的食品,减少生产消耗。例如,Renewal Mill公司将豆奶制作过程中产生的豆渣制成叫做“okara”的豆渣粉,制成曲奇和塔可饼。除此以外,ReGrained公司从酿酒厂收集酒糟,制成一种超级谷物原料,再以这种谷物为原料制成膨化食品小吃和零食棒。食品循环经济发展有助于充分实现食品价值,但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可利用的副产物价值有限,且其经济回报有待考究。
    

  3、可持续包装与设计
   

  在包装与设计方面,企业通过利用环境表现更好的包装材料和具有环保理念的设计方式,减少食品使用阶段的碳排放。例如喜茶限制塑料产品的使用,并推行原创PLA可降解吸管,降低塑料制品的环境污染。除此以外,Lotte Mart设有“碳标签专柜”,放置在超市很醒目的位置,提高低碳商品的可获取性,为消费者营造出绿色环保的消费氛围。可持续包装与设计有助于降低产品实用阶段的环境影响,但是其将对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一定负担。例如,现阶段PLA等环保塑料制品生产价格仍然较高,企业广泛使用将增加产品成本,这将影响企业践行可持续包装的积极性。
    

  4、消费者管理
  

  在消费者管理方面,企业通过推进与消费者互动和提高产品碳排放透明度等方式,提高消费者环保理念。例如,Saturnbird推出长期的空罐回收“返航计划Project Return”,让用户在指定日期将空瓶带到各个城市中的返航点,兑换周边产品等“返航物资”,减少包装的环境影响。除此以外,伊利在“世界清洁日”推出一套“棋盖装”,一整箱牛奶的瓶盖便是一副象棋,人们喝完牛奶以后便可以用瓶盖下棋,增强消费者环境意识。企业在消费者管理方面采取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消费者环境责任意识,并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但企业在前期需要投入一定宣传成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
    

五、食物行业碳减排改革方向

    

  (一)监管层面
   

  1、政府角度
    

  (1)顶层设计思路:依据国情制定具体政策
   

  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与推动ESG的发展很大程度离不开政策自上而下的推动。因此,中国需要立足实际国情,提供良好的监管环境,加快制定食物系统的综合减排战略和精准减排路径。积极构建短期中期长期目标与推动规划,将环境可持续性相关指标纳入国家级纲领和指导文件,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中国行动》等,并出台适应我国国情的 ESG 指引,以更具体的步伐使食品行业朝目标迈进。

  (2)提高生态补偿机制奖励力度
   

  目前,欧盟等国在生态服务付费补偿方面已经有了许多积极探索,特别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形成了一对一交易、公共补偿和产品生态认证等多类型的生态补偿制度框架。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目前,国家应大力发展涉及到食品绿色生产的耕地补偿,兼顾到不同地区的土地环境发展状况,可以适时推动农业及食品生产区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和经济行为者直接参与进来,实现生态保护和治理的成本共担、合作共治、效益共享。
    

  (3)继续加强食品创新,降低食品系统碳排放
  

  目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奖励办法总则条目分明,明确了将向申报的条件与评级标准,鼓励企业采用创新技术改进营养丰富食品的可获得性,并逐渐降低可持续食品的价格,努力消除生产端与消费端的不对称性。目前,部分国食品巨头已将人造蛋白等低碳肉制品市场推广,但国内市场还缺乏低碳创新性食品的市场实践。因此,建议加强农业、营养、环境等交叉学科研究,为公众接受健康低碳食品打下基础。

    

  (二)市场层面
   

   1、投资者:促进粮食主题的ESG投资
   

  不少投资者在寻求回报之余,都希望可以投资于对环境和社会有正面影响的企业,随著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提升,近年全球的有机食品市场数量大增。另一方面,在面对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投资于致力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企业,能为投资带来更多多元化的机会,对冲风险。例如,引导更多的投资者关注食品健康,正好将粮食主题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二为一,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项目,在投资的同时,也能彰显个人价值取向,同时发掘一些由经济及社会转变所推动的结构性增长。并且,还可以加大绿色投资,以便宜的投资成本,获得可观的收益,推动更可持续的食物生产未来。

   2、企业:可持续转型可以获得环保经济双重效益


  (1)企业用ESG理念对食品供应链进行管理
   

  为了实现更强的环境绩效和更好的治理,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治理框架的调整,包括完善食品供应链和各环节的减排战略,使其更多的由需求方的改变引导供给方的转变。例如,公司对外贸易方面,需要重整采购程序,设立可持续标准以选择环境表现较好的合作公司。通过审查供应商相关责任的披露文件,以及组织绩效,从而分析其风险以及判断其企业价值;公司对内管理方面,为自己的企业设定ESG管理目标,重新调整内部战略,应对可持续发展。
   

   (2)食品公司应尽快绿色低碳转型
   

  我国休闲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监督,更需要企业承担起第一主体的责任。把握好自身发展战略与国家宏观政策的对接,在变革中占得先机,取得新的发展。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安全生产、绿色生产,在履行对消费者、客户、股东的责任的同时,还要履行企业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的责任。例如可以通过寻求替代性食物等方式完成转型。
   

   (3)加强食品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
   

  市场亟需转换固有思维,明确减碳与碳中和并非仅产生经济成本,其亦能创造环境与社会效益,更能激发绿色经济。因此,建议食品企业利用科技改变当今的农业食品领域的格局,以创造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鼓励和支持健康、环保食物产业链的发展。积极提高富含营养食物的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和价格,提高居民对高营养食物的可及性。

    

  3、金融机构:加强食品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相较于传统风险,企业气候和环境等风险影响周期较长,往往超出机构短中期战略规划范围,从而给风险识别和管理增加了挑战。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加强气候等环境相关风险的管理,以更好的识别投融资企业潜在的环境和气候风险事件。就食品行业而言,食品安全和合规等事件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议题,金融机构对企业安全合规事件敏感度较高。但是,目前金融机构对企业环境信用管理意识较为淡薄,部分机构尚未构建完善的企业环境信用管理机制,因此,金融机构需进一步加强气候等环境风险管理体系,预防非系统性风险。

    

六、总结

   

  一个可持续食物系统必须在城市,生态和粮食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食物作为离我们人类生活最近的必需品,需要更多的组织与个人参与进来。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带领下,在政府以及金融机构的监管下,食品行业的企业在未来会更加注重对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发展与改进。同样,因为有了对环境友好的保护,对社会的关心,以及科学的企业管治方法,企业最终也会收获理想的投资绩效。与此同时,要让消费者成为碳中和行动的积极参与者,引导居民科学调整膳食结构,改变消费习惯,减少食物浪费。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设计、装修、施工一条龙服务
  • 找厂房
  • 找施工
  • 找服务

专业技术团队建厂设计整体解决方案

专属一对一客服为您提供免费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可以通过电话与我们联系

4008-715-360
找厂房
厂房信息
仓库信息
土地信息
园区信息
找设计
建筑设计
园区规划
工艺设计
消防设计
设计案例
设计资讯
找施工
建筑工程
钢结构工程
净化工程
机电工程
环保工程
产业园建设
暖通空调
EPC总承包
厂房建设
找技术
生产许可
安全环保咨询
运营咨询
知识产权
软件开发
建筑设计资质
新闻资讯
找设备
食品加工
肉类机械
食品通用
商用厨房
食品包装
检测仪器
建厂材料
找代工
食品加工机械
肉类机械设备
食品通用设备
商用厨房设备
食品包装机械
食品检测仪器
建厂配套材料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市场分析
行业标准
技术资料
法律法规
设备资讯
生产运营
行业专题
厂房专题
设计专题
工程专题
咨询专题
设备专题
食品专题
代工/贴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