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流通行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国政府将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完善农村和农产品流通体系,促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让城乡市场更旺起来。将进一步完善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推动传统零售网点升级改造,拓展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功能,优化农村商品和服务供给,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品质;鼓励发展连锁化经营和共同配送,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同时,将加快补齐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等短板,提高农产品标准化水平,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推动解决“最先一公里”的难点问题,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物流渠道。
《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提出将于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特色农产品市场体系,规划形成“八大骨干市场集群和100个左右全国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将重点建设一批全国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区域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网点。着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执行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免征政策,采取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免收车辆通行费。“加快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应用,发展“互联网+农产品流通”,建设互联互通的全国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国务院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将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坚持新发展理念,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列为“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之一。
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类、质量、数量要求不断提升,农产品供应链需要承担的角色越来越多元,其不仅需要保障农产品的基本供应要求,还要满足现在市场对于供应链企业的物流效率、交易管控、食品安全监管、品类细分、冷链保障、储存加工和交易服务的需求。
另外,巨头加速布局农产品供应链领域加剧了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竞争。过去,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主要为传统的封闭式供应链,但近年来,开放性供应链企业也异军突起,通过互联网服务于终端消费者,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于农产品流通领域,这类企业建立的供应链,农产品流转效率极高,损耗率控制极低,且交易灵活便捷,使得资本疯狂入局。
当前,农产品数字化正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农产品流通行业各参与者必须接受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通过将先进技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资源,才能顺应发展趋势,将自身业务推向新的高度,永葆竞争优势。
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农产品流通市场虽然已经市几万亿规模,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产品仍远远落后。目前中国只有15%的蔬果、30%的鲜肉有专业的物流运输,其他绝大部分还处于土法,原始的物流状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更是农产品消费大国。尽管我国人口仅占世界比重18.7%,但我国猪肉消费量占据世界猪肉消费量的一半,蔬菜消费量占世界的49.7%,鱼类及海鲜消费量占世界的的34.4%。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市场虽已达几万亿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产品仍远远落后。目前中国农产品流通只有15%的蔬果、30%的鲜肉有专业的物流运输,其他绝大部分还处于土法,原始的物流状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