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代餐市场发展如火如荼,众多企业纷纷进行布局,市场呈蓝海态势,行业发展处于快速增长期。在此期间,市场规模逐步扩大,领军企业将逐步脱颖而出。
代餐市场需求报告 代餐行业前景及趋势分析
代餐除了能够快速、便捷的为人体提供大量的各种营养物质外,具有高纤维、低热量、易饱腹等特点。如利用魔芋为原料生产的鲜花派、五谷杂粮辗磨的杂粮粉。
在电商平台上,代餐食品种类繁多、价格多样,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部分食品销售火热,但也有消费者质疑食品安全问题和宣传真实性。为迎合消费者减肥需求,很多饮料喜欢以“0糖0脂0卡”“低糖低脂低热量”为广告语,代餐食品同样如此。
代餐粉是在某些特殊阶段(如减肥期,特殊膳食使用期)用的辅助性产品,需要在专业医师或营养师指导下,合理搭配膳食使用。合格的代餐粉具有营养均衡、低脂肪低热量、饱腹感强、食用方便等特点,可以满足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下的减重需求。
中国营养学会提出,每份代餐中的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25%-50%,脂肪供能不能超过总能量的30%,膳食纤维含量要在5-12g之间。全营养代餐食品能量需在200-400kcal之间,部分代餐食品能量在80-200kcal。
随着代餐市场的不断扩大,大量品牌企业方布局代餐市场,主要包括康宝莱健康食品厂商、王饱饱新兴互联网品牌、良品铺子等传统食品厂商、Keep等互联网跨界品牌。传统食品厂商与健康食品厂生产资质齐全、具备更加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生产经验,新兴互联网品牌与跨界品牌则更擅长营销和产品创新。
2020年,代餐领域发生多起融资事件,涉及多家企业,投资机构名单中包含IDG资本、高瓴创投、经纬中国、源码资本、复星集团等数十家投资机构,融资金额近10亿元。根据数据显示,2017-2020年,中国代餐市场规模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年复合增长率为持续攀升。其中,2020年中国代餐市场规模达472.6亿元,预计2022年中国代餐市场将达1000-1200亿元人民币。
代餐市场的火爆离不开“颜值经济”的推动,其中新生代消费者的贡献不菲。而随着一众食品行业龙头、零食大咖、网红新秀企业竞相入局,代餐市场的竞争已进入更加激烈的“下半场”,寻求差异化或是大势所趋。
目前,代餐食品主要包括奶昔、鸡胸、全麦面包、麦片、能量棒、控卡正餐等品类。随着代餐食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市场的消费力得到充分释放,但国内代餐市场规模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一定差距,因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饮食生活和身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低热量、易饱腹、高纤维等特征的代餐食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代餐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代餐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代餐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