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市场分析
行业标准
技术资料
法律法规
设备资讯
生产运营
规划、设计、装修一站式建厂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带你了解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玉米矮花叶病毒

发布日期:2022-09-07 点击次数:111 0
核心提示: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 dwarf mosaic virus,MDMV)是引起玉米矮花叶病的病原之一,严重危害玉米、高粱和甘蔗等多种禾本科植物。

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 dwarf mosaic virus,MDMV)是引起玉米矮花叶病的病原之一,严重危害玉米、高粱和甘蔗等多种禾本科植物。

 

  1、世界分布
 

  MDMV发生于世界主要玉米和高粱种植区,分布在:美国、阿根廷、巴西、秘鲁、委内瑞拉、摩洛哥、中国等国家/地区。

 

  2、寄主植物

 

  田间MDMV的来源主要是一些感病的植物,也可来自病玉米种子。MDMV自然来源的寄主植物有许多种禾本科植物,其中最重要的是约翰逊草和一种高粱(Sorghum verticiliflorum)。

 

  3、传播途径

 

  1.MDMV主要由玉米蚜、麦二叉蚜、棉蚜、桃蚜等以非持久方式传播,毒源借助蚜虫吸食叶片汁液而传播。

 

  2.种子传毒,该病毒的远距离传播通过国际间种子贸易完成。

 

  4、感染症状

 

  玉米被玉米矮花叶病病毒侵染后,其典型症状为幼苗心叶基部脉间首先产生圆形褪绿斑点。随植株长大,褪绿病斑逐渐向全叶扩展,表现为典型的花叶状。有的品种叶片则呈现脉间叶肉变黄,叶片为条纹状。感病时期越早,植株矮化越显著,不能抽雄结实,植株早衰枯死。

 

  5、危害情况

 

  MDMV会导致植株出现褪色、矮化、不育、提早枯死等症状,造成玉米、高粱的经济损失。

 

  1963年美国首次报道玉米矮花叶病在俄亥俄州发生,不久蔓延遍及37个州,成为美国分布广、危害重的玉米病害之一。

 

  19世纪60年代后期,玉米矮花叶病在我国河南省部分地区首次大规模发生,仅河南省辉县就损失粮食2500万公斤,占全县总产量的33.53%。

 

  玉米是我国主粮之一,玉米种子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不容忽视。2021年,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第413号联合公告生效,玉米矮花叶病毒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1、我国在与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乌拉圭等国家签订的输华玉米进境植物检疫议定书中,均将玉米矮花叶病毒列入关注的有害生物名单,作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管理。

 

  2、对进境玉米、高粱实施检验检疫,特别要对议定书、检疫审批关注的有害生物实施针对性检疫。

 

  3、约翰逊草作为MDMV的重要越冬寄主,同时属于我国的检疫性杂草,在口岸检疫时也应重点关注杂草等外来疫情的监测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设计、装修、施工一条龙服务
  • 找厂房
  • 找施工
  • 找服务

专业技术团队建厂设计整体解决方案

专属一对一客服为您提供免费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可以通过电话与我们联系

4008-715-360
找厂房
厂房信息
仓库信息
土地信息
园区信息
找设计
建筑设计
园区规划
工艺设计
消防设计
设计案例
设计资讯
找施工
建筑工程
钢结构工程
净化工程
机电工程
环保工程
产业园建设
暖通空调
EPC总承包
厂房建设
找技术
生产许可
安全环保咨询
运营咨询
知识产权
软件开发
建筑设计资质
新闻资讯
找设备
食品加工
肉类机械
食品通用
商用厨房
食品包装
检测仪器
建厂材料
找代工
食品加工机械
肉类机械设备
食品通用设备
商用厨房设备
食品包装机械
食品检测仪器
建厂配套材料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市场分析
行业标准
技术资料
法律法规
设备资讯
生产运营
行业专题
厂房专题
设计专题
工程专题
咨询专题
设备专题
食品专题
代工/贴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