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品是指用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调味制作的熟肉制成品或半成品,如香肠、火腿、培根、酱卤肉、烧烤肉等。也就是说所有的用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添加调味料的所有肉的制品,不因加工工艺不同而异,均称为肉制品,包括:香肠、火腿、培根、酱卤肉、烧烤肉、肉干、肉脯、肉丸、调理肉串、肉饼、腌腊肉、水晶肉等。
我国肉制品的详细分类
肉制品加工是指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变成调理食品,比如熟肉制品、半成品等,常见的火腿、香肠、烧烤肉、培根等等。肉类制品种类比较多,根据我国肉制品特征及产品的加工工艺来看,主要有以下10大类。
1、香肠制品:中式香肠、发酵香肠、熏煮香肠、生鲜肠;
2、火腿制品:干腌火腿、熏煮火腿、压缩火腿;
3、腌腊制品:腊肉、咸肉、酱封肉、风干肉;
4、酱卤制品:白煮肉、酱卤肉、糟肉类;
5、熏烧烤制品:熏烤肉、烧烤肉;
6、干制品:肉松、肉干、肉脯;
7、油炸制品:挂糊炸肉、清炸肉制品;
8、调理肉制品:生鲜调理肉制品、冷冻调理肉制品;
9、罐藏制品:硬罐头、软罐头;
10、其他制品:肉糕、肉冻。
肉制品行业现状
我国是肉制品生产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肉类产量为7758.78万吨,同比下降10.04%,2020年中国肉类产量为7748.38万吨,同比下滑0.13%。
2020年,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各地积极落实生猪稳产保供各项政策措施,新建、扩建养殖场陆续建成投产,生猪产能持续回升。2020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0650万头,同比增长31.0%。
火腿肠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一种肉类加工食品,近年来,我国火腿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2020年我国火腿肠市场规模约为154.6亿元,同比增长9.97%,增速有所放缓。
2022年上半年,双汇肉制品业收入132.5亿元,同比减少约3%,但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0.8%,带动毛利率达到32%,同比上升约6个百分点。双汇发展管理层表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坚持“两调一控”方针,顺势降低肉类成本、多措并举控制辅包成本,同时,创新市场管理,加大市场投入,积极应对市场竞争,保持销售价格基本稳定,毛利水平进一步提升,盈利创同期历史最高。
肉制品行业发展趋势
在中国2万亿的肉制品市场中,肠类食品约占三分之一。可观的消费基础,丰富的食材资源都赋予肠类食品广阔的创新空间。在这个万物皆有可能的时代,消费需求催生出各式各样的新产品,肠类食品呈现出2个鲜明的新趋势。
低温肉制品崛起 重塑高端肉肠格局
随着生产技术不断突破,以巴氏杀菌为主的低温肉制品使肉的营养成分损失更少,更符合人体健康需求,逐渐成为肉制品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率先进入低温肉制品领域的品牌之一,金锣已在低温肉制品产品研发、产品工艺等方面累积了丰厚经验。“德式新品德斯克”就是金锣低温系列的王牌,目前已开发包括“德式脆皮热狗肠”“猪肉早餐肠”“德式山庄火腿”和“德式切片火腿“”德斯克德式水晶肉排火腿“”德式腱子肉火腿“和”德式山庄烤肠“等产品,实现低温肉制品产品矩阵不断丰富,以多元口味满足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减盐减脂、注重膳食,趋向健康
消费升级一直是行业更新换代的最直接推动力,具体到食品行业,则莫过于人们对健康的不懈追求。食品行业掀起的减糖减盐减脂浪潮,让火腿肠品牌倍感“瘦身”压力,纷纷做起减法。作为火腿肠品类的国民品牌,金锣身先士卒,推出健食力低脂香肠、健食力减盐火腿肠等主打健康概念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