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奶类产量达3778万吨 同比增长7.0%
2022年9月7日,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2021年,我国全面推广标准化集约化养殖,推行良种良法和设施设备配套,奶业产量质量稳步提升。
根据新发布的《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21年,我国奶业产量稳步提升,消费日渐恢复。全国奶类产量达3778万吨,同比增长7.0%;乳制品产量突破3000万吨,是近三年产量增幅最高的一年。此外,产业素质加快提升,规模化进程快速推进。2021年,全国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奶牛单产8.7吨,比去年增加400千克;规模牧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伴随着奶业振兴行动的深入推进,我国奶业技术创新稳步加快,种业阵型初步形成。
乳制品,指的是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辅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所要求的条件,经加工制成的各种食品,也叫奶油制品。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乳制品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作为我国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之一,乳制品行业在过去数十年间历经跌宕起伏。随着工业化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居民消费的持续升级,在国家政策清晰的扶植导向下,我国乳制品消费市场逐渐呈现多样化态势。
从产量来看我国乳制品供给,2015-2019年我国乳制品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我国乳制品产量整体呈波动态势。2019年,我国乳制品产量为2719.4万吨,同比增长1%。2019年,我国乳制品销量为2711万吨,同比增长1.12%。我国乳制品供需基本平衡,产销率保持在98%以上。2019年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出口量为5.44万吨,出口金额为4.31亿美元,增长了约8倍左右,增幅较大。表明我国乳制品供给能力较强。
随着消费升级的到来和国民健康意识的日益普及,人均乳制品消费量逐渐提高,乳制品消费结构发生转变,消费者的多样需求为乳制品市场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数据显示,自2018年来中国牛奶产量持续增长,2021年牛奶产量达3683.0万吨,同比增长7.1%;2021年中国乳品进口量达394.7万吨,同比增长18.5%。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乳制品进口额达138.3亿美元,同比增长13.9%,进口需求庞大。2022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乳制品制造企业产量达到1242.7万吨,同比增长0.9%。近年来国内奶粉、奶酪、炼乳等干乳制品的产量与进口量持续增长,同比增速显著高于液态奶,在乳制品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年上升。
2016-2021年,中国乳制品零售额的年均复合增速为 4.2%,2021年实现4425亿元。据《2020中国奶商指数报告》,疫后民众健康意识提高,乳制品提升免疫力成为共识。疫情期间56.4%的公众增加了乳制品摄入量。
伴随饮奶意识及饮奶人群渗透率提升,预计到2024年我国乳制品零售额 将突破5000亿元。但是根据《2021中国奶商指数报告》,目前仅有30.5%的公众达到乳制品摄入量标准,仅有3.6亿人坚持每天摄入乳制品。2021年我国人均牛奶消耗量为10.04千克,而同期日本、美国、英国分别实现32.13千克、63.08千克、92.07千克,渗透率空间广阔。
乳制品行业未来趋势
伴随着消费升级的浪潮,乳制品消费也呈现出高端化趋势,半数以上公众倾向于购买价格更高、功能性更强的乳制品,“品质保障”则是高端乳制品最大的吸引点。我国乳制品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者需求将是影响未来行业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前国内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对比欧美等发达国家仍有距离,乳制品消费结构以液态奶为主,乳制品市场主要定位为基础营养品。消费升级的到来和国民健康意识的普及,将为乳制品市场注入新的发展动力,高端化、健康化、功能化的乳制品是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