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推动产业发展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更是县域发展的后劲所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县级单元众多,长期以来,双城圈内县与县之间在资源、要素、区位、政策等方面虽各有千秋,但招商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考验却有共通之处。
大竹作为四川东向出川的动脉窦、达州融入重庆的桥头堡,位于渝广达经济主轴,是双城圈北翼振兴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大竹系川陕革命老区县和内陆丘区县,在交通区位、产业结构、招商政策、要素保障等方面不具备绝对优势,特别是面对发展“被虹吸”、竞争同质化等现实因素,一定程度上导致招商项目体量偏小、质量偏低,长期处于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中低端,缺乏引领型、龙头型的大企业,更多地依靠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成渝先进地区要素溢出和产业配套。这些既是大竹招商引资存在的客观掣肘,也是内陆丘区面临的现实挑战。
当前,如何乘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东风,推动产业项目抢滩登陆、引领县域经济抢先成势,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时代课题。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政策利好和小县城招商实践,我们有如下思考:
强化区域协同,着力破除招商内卷。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合态势越来越明显,很多地方产业同质化导致招商引资变抢商抢资,先进地区优势明显,商情商源加速聚集,欠发达地区全力出击,但招商效果差强人意。大竹毗邻重庆,在交通区位、惠企政策、要素保障等方面,与重庆地区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着严重的招商内卷压力。对此,应坚定实施区域协同战略,把融入成渝、配套重庆作为产业招商主攻方向。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着力完善招商同推进、产业同发展、园区同建设、财税同分享、人才同培养、经济同发展六同机制,协同打造飞地园区。
强化产业引育,着力推动集群延链。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通常情况下一个产业链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需要经历漫长的培育过程。有的产业链是因为引进或培育了引领型的龙头企业,其相应的中下游配套企业跟着入驻;有的产业链是因为培育众多中小型企业集群而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对于大竹而言,面临“地下缺资源、地面缺龙头、产业缺链条、产品缺创新”四缺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建立了相应招商机制,搭建“一个产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链长招商机制,推动企业招商向产业链招商转变。下一步,我们将抢抓东部沿海企业腾笼换鸟和长江经济带工业搬迁机遇,紧紧围绕电子信息和大数据、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贯通供应链、做优创新链,加快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强化平台建设,着力完善要素供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县域开放合作的主阵地集中在各产业园区。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服务和产业资源逐渐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依托,以商招商、平台招商逐渐成为主导。2017年全省第二个川渝合作示范园区落户大竹,大竹坚持抓平台、活机制、强主体,扎实抓好省级大竹经开区、川渝合作示范园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三大平台”建设。下一步,我们将紧扣争创国家级经开区目标,拓展经开区发展空间,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坚持紧贴企业需求、聚焦要素改革,推动要素跟着项目走,全力打造区域内要素成本洼地。
强化服务保障,着力提升环境质量。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招商引资的成败。可以说,哪里的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产业就在哪里兴。我们将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不断强化行政效能建设。下一步,将紧扣建设“川东北渝东北区域最优营商环境”目标,鲜明“重执行、创一流”工作取向,坚持行政审批做“减法”,减环节、减程序、减时限;优化服务做“加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政策扶持做“乘法”,严格落实各项惠企政策,让企业发展得舒心、省心、安心。